十步斩一人,千里不留行。
关羽就像在演武场上一样,手中的青龙偃月刀任意挥舞,面前无一合之敌。转瞬之间,已经进了百步,与赵云站到了一起。手下将士从这两大武将身后的突破口里鱼贯而入,越来越多,曹军的防线已经岌岌可危。
这个时候,于禁不惊反喜,下令手下的传令兵:“立即发讯号,招集曹白、曹衣两位牙将,来个前后夹击,将敌军一举擒获!”
手下连忙吹起号角,翻动旗帜,不一会,就见刘军背后沙土飞扬,曹白、曹衣各自率领一千士兵从两个方向冲着刘军就杀了过来。
刘备手下最最精锐的三百白耳精兵并没有投入战场,现在赵云、关羽率领的三千人马虽然算是正规军,可是他们实际上只是些经过几个月军事训练的民兵而已。这样的部队在身先士卒的将军手里,也只是擅长打顺风仗而已,遇到战线胶着甚至反复的时候,就没有任何纪律性可言了。他们不会老老实实地等待将军们的命令,只是凭借着一股血勇转身来战,很快就在曹军的两面夹击下溃不成军。
这样可不行,赵云、关羽稍一商量,立即分工,赵云回身去抵挡曹白、曹衣两部,关羽则带领冲进来的手下寻找曹军中军,力争斩杀统军大将。想法非常美好,可是遇见乌龟不出头的于禁,这招数就不好用了。
早在站前演练的时候,于禁就经常把营寨分成了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设立专门的队伍防守,多次演练,手下都习惯了。所以这次虽遭突袭,可是曹军经过了一时慌乱,很快就在督战队的弓箭下冷静下来,按照平日里的演练分区防守。那些个暂时没有受到攻击的队伍,组成了于禁手中的临时预备队,不断派向战事吃紧的地方。
关羽左杀右杀,可是周遭的敌人丝毫没有减少。不但没有减少,随着时间的推移反而越来越多。而且于禁虽然不上前厮杀,可他本身就是一个武功不凡的武将,八石的强弓在他手里威慑力更大,时不时趁关羽不注意的时候来上一箭。这骚扰的箭矢如果不认真防御,可是会变成夺命的利器。尤其是对兵器甚重的关羽来说,连续挥舞数百下青龙偃月刀,就是纯以力量取胜的典韦也要出身汗。一箭、两箭、五箭、十箭,关羽终于防不住了,手臂中了于禁一箭,手中一颤,青龙偃月刀顿时挥不起来了。围在他身边的几十个小卒看见便宜,纷纷上前。这时候,关羽没有别的选择,只有后退。
退、退、退,退到亲兵中才能安全。可是关羽刚才只顾杀得过瘾,冲得太猛了,现在退起来着实不易。何况于禁的亲兵们正在大声呼喊:“关羽败了!关羽败了!”刘军顿时大乱!
刘备懊恼地捶了一下地,怎么又败了?敌军也太狡猾了,怎么还有伏兵呢?为了这次伏击,他这次可算倾巢出动,不过怎么就换来这样一个结局呢?眼看着关羽中箭,赵云落马(曹军太卑鄙,一看打不过赵云,兵器老是往马上招呼,弓箭手也瞄准了赵云的座下白马,一个劲的猛射),刘备也坐不住了。他抽出雌雄宝剑,对守卫在左右的白耳精兵大喊一声:“众兄弟听令,随我救援子龙将军。”
刘备深知关羽的底细,对他很是放心。平日里与关羽交手切磋,刘备就没有赢过。所以他对关羽,有着比对自己更大的信心。眼下这种情况,还是先救援赵云吧,要不这段时间的气力白费了。他是这么想的,不过别人并不知道。尤其是赵云,眼看刘备居然不先去救援自己的兄弟,而是先来救援自己,禁不住热泪盈眶,对刘备暗自心折。
刘备的白耳精兵一出马,立即扭转了战场局势,两军堪堪打个平手。这样一来,谁也没有打下去的心思,交手三两个回合后,曹军全数退回营寨坚守,刘军也开始撤兵了。不过赵云看刘备的眼神可就变了,他已经暗自下定决心,决定辅佐刘备,兴复汉室,还黎民百姓一片乐土。
后来的事情,不用朝歌守将说曹铄也知道了,不久赵光在保镖途中受了重伤,赵云赶回探望,向公孙瓒请辞归乡。刘备知道赵云此去便不会再回来,因此握着赵云的手不舍得分别。赵云感动之余,向刘备辞别说:“我永远不会背叛您的恩德。”
酒宴过半之后,曹铄打着出恭的旗号一个人跑到院子里,泪眼朦胧地看着苍天:我的赵云大哥,你咋还是决定跟刘备了呢,郁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