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5200笔趣阁 > 药女淼淼 > 106 父子相残君臣说豆食

106 父子相残君臣说豆食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许淼淼把许南赶出书房,轻声问道:“爹,您是不是认识静王?”

“认识。”许清林淡淡的道:“他的模样我记忆犹新。他肯定早就不记得我了。”

许淼淼低声问道:“静王跟咱们家有仇,是吗?”

许清林长叹一声,“淼淼,我若多说只会给你平添烦恼。你还是不要知道的好。”

许淼淼面色微变。

“如今家里一天比一天好,用不了多久,你大哥就会来接我们。”许清林目光慈祥,“你明年及笄,南儿明年成年,你大哥肯定会在此之前接我们。”

许淼淼对许焱不抱任何期盼,不过在许清林的面前不能流露出来,只有微笑点点头。

就在北地兵乱期间,佛、道两教的三样豆制品传入了大唐国的各个城府,达官贵人都以吃过这三样美食为荣。

佛教为了感谢道教,给予了一些帮助。

道教借此机会,新建了大小十几座道观,吸收了几万名香客。

紧接着,道教又给长江以北的贵人香客送去了独一无二有养胃药效的水果——籽瓜。

这一日中午,天气十分炎热,长安巍巍庄严的皇宫大殿。

新皇李严与几位重臣在议政殿谈完国事,觉得腹内空空,便去偏殿用午饭。

李严在登基后的百日之内,便将南地的所有内乱平息,但是内乱之后给百姓重建家园,比平息内乱还要费尽心神。

只是不论多忙,李严都会严格遵守作息时间,一日三餐,早睡晚起,坚持不懈,且后宫的妃嫔寥寥无几,不能说不近女色,但绝对与好色不沾边。

相比先帝可以称之为混乱糜烂奢侈的生活,李严的生活简直是太有规律干净简朴了。

举例来说,宫里的饭食除去不定时的茶点夜宵,早、中、晚三膳必有。

先帝经常夜宿妃嫔宫里不上早朝,早膳的时间就往后延迟,导致中、晚餐相连很近。

先帝吃个茶点夜宵,都会让妃嫔相陪,至少二十几道吃食。早、中、晚膳必须六十道以上,极为奢侈浪费。

李严夜里一般不吃东西,便是吃也绝不会传唤妃嫔。一日三餐,

如果与妃嫔或是大臣同吃,十道菜左右,如果独自吃,四道足矣。

侍候过先帝的宫人,一开始侍候李严都不适应,现在渐渐摸透李严的脾气,才适应过来。

李严对新鲜的事物很感兴趣,饭前有喝汤的习惯,指着面前的汤,问道:“这是什么做的汤?”

旁边的太监无比恭敬的禀报道:“陛下,此汤名叫豆浆,乃是用黄豆磨成。”

李严喝了一口,有淡淡的豆腥味,比羊奶膻味淡多了,跟几个重臣笑道:“朕觉得这个汤的味道不错。你们都尝尝。”

方脸的中年大臣板着脸提醒道:“陛下,是豆浆。”

“它在你家叫什么都行,在朕的家就得叫汤。”李严指着太监道:“你问刘大人是不是汤,他若说不是,别给他喝汤。”

太监自是不敢去问姓刘的方脸大臣。

刘大人面不改色,缓缓道:“陛下,此言差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宫是陛下的家,臣的家也是陛下的家。”

刘大人叫刘尔属,正三品的礼部尚书,年青时当过几年的御史,养成不苟言语、刻板教条的官风。

“原来你认为你家也是朕的家。朕正好缺银钱花,今个把你家的田契、钱庄的银票都拿来给朕。如何?”李严就这么笑眯眯望着刘大人。

坐在刘大人旁边的大臣道:“刘大人家里良田没有个三千亩,也得有个两千亩,银庄的银票就更别说了,养几百个小妾都够了。”

另一个大臣微笑道:“不止田契、钱庄,还有古董字画,那可都是珍传,一幅价值千金。”

“你们家里就没有这些了?”刘尔属脸通红瞪了两位同僚几眼,拿起碗来朝太监扬了几下,“我也要喝豆汤。”

李严哈哈大笑,又指着一道凉菜问道:“这是什么菜?”

太监连忙答道:“陛下,这是拌豆芽。豆芽是用黄豆泡成芽的。”

“豆芽,我怎么瞧着像根细细的小勺?”李严用筷子夹起一根豆芽,还特意让几位大臣瞧了瞧,“在朕的家里,以后就叫它豆勺。”

长脸的大臣年岁大概五十几岁,右眼下面的右脸上生着一个花生大的小肉瘤,猛的一看有点吓人。

他是正一品的太师白步海,坐在李严的左下,笑道:“陛下,不瞒您说,臣的家里已经吃过豆汤、豆勺,还有这个豆腐,味道确实不错,且都是用豆制成,成本非常低,应该在民间普及。”

李严问道:“这跟葱蒜一起烧的白片片就是豆腐?”

太监答道:“是。”

李严一连吃了几块豆腐,点点头道:“白片片看着没什么食欲,不过味道甚好,你们觉得如何?”

有个身材高瘦的大臣摇摇头道:“陛下,臣不喜吃。”

其余的大臣都点点头说爱吃。

李严便道:“此桌共坐了六人,就有一人不爱吃豆腐。可见此菜不是人人爱吃,不用朝廷普及。老百姓在自己家里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白步海仍是道:“陛下,南北地都能种黄豆。豆汤、豆勺、豆腐成本低。”

李严耐心的道:“白爱卿,老百姓不是傻子,哪些东西好吃还省银钱,比你我都清楚。此事无需朝廷专门耗费人力物力去做。你瞧着,用不了一年,佛道教就会把豆制品通过香客传遍天下。”

白步海想了想,方点点头道:“是。陛下一番话令老臣茅塞顿开。”

“天气炎热,来,这是北地静王府送来的籽瓜,说是道教几个道姑种的,有养生解暑的功效。你们也尝尝。”李严待几人吃过之后,特意给白步海赐了两个籽瓜,而后把刘尔属单独留了下来。

刘尔属不跟同僚在一起的时候,又换了一张脸,望向李严的目光里带着深深的敬畏,小心翼翼的问道:“陛下可是要询问秋季科考的事?”

李严目光犀利,反问道:“朕要在北地单独设一个会试科考,如何?”

大唐国的科考由低至高的顺序是乡试、府试、会试、殿试。

乡试就是学子在户籍所在的各县县城里面参加考试,榜上有名者就是秀才。

府试就是秀才到户籍所在的城府里面参加考试,过了府试就是举人。

会试就是举人到国都长安参加考试,中榜者就是进士,成为天子门生,有了当官的资格。

殿试就是进士进皇宫进行考试,考题由皇帝亲自出,一甲十人,第一名是状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是探花。

一甲的进士的官职比二甲三甲都要高,前途更加光明。

从古到今,会试都是在长安进行,从未在城府里进行。

李静除了给朝廷上了奏折,还给李严写了一封信,信里的内容是替北地的举人考生请命在金城设会试考场,进士的名额与南地平分,考中者来长安参加殿试面见李严。

------题外话------

推荐好友莫风流《娇医有毒》、青墨烟水《重生之侯门邪妃》。亲们去收藏看下哦。

周日愉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