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五日的赛文会,还是在照明坊状元楼客栈进行,不过这次的赛文会,陕西乡试的解元和亚元都没有接受到邀请,也就是他们不会参加赛文会。
自从刘金惟前来拜访吴帆徽之后,其余陕西乡试的亚元,大部分都来拜访吴帆徽了,或许是吴帆徽在赛诗会上的言,也或许是对陕西实际情况的清楚,这些陕西的举人,自觉不自觉的开始围绕在吴帆徽的身边了,毕竟当下出现的一些传闻,对所有陕西去年乡试高中的举人都是不利的,众人在一起抱团取暖,以乡试解元为中心,也能够获取一些安慰和力量。
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些对东林书院和复社怀有狂热追求之心的陕西举人,没有来拜访吴帆徽,甚至他们还附和一些传闻,认为吴帆徽就是品行不端,这些举人怕是做梦都想着能够进入到复社,与复社在言行上保持一致就是必须的。
这里面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朝中曾经出现过所谓的秦党,就是以陕西籍的官员抱团组成的群体,而当时的秦党与东林党的政见是相吻合的,相互之间也是扶持的,故而陕西一地,对东林党的印象很好,追随者也有一些。尽管后来秦党土崩瓦解,不复存在,但是陕西的部分士大夫,对东林党还是很推崇的,这就必然影响到陕西的读书人。
吴帆徽知道这一切,要知道党争是明末被誉为癌症的病魔,他根本不在乎那些所谓的品行不端的传闻,也许这些传闻会对他形成一定的消极影响,不过这些影响最终都会随着会试和殿试的展开,逐渐的淡化,再强行的去辟谣,可能适得其反,将事情闹得更大。
吴帆徽在乎的是他有了第一个真正有实力的对手,那就是复社。
明末的复社,影响是巨大的,甚至内阁大臣都不敢觑,看过不少有关复社资料的吴帆徽,现在才真正的明白了,为什么几百年之后,不少研究历史的人,都会愤怒声讨写史的东林党人,因为这些东林党人用自己的笔篡改了部分的历史,他们无限度的美化了东林党和复社,变本加厉的丑化了与之对抗的其他力量。
要命的是,几百年某些正牌的历史书籍,也完全采纳了东林党人写下的史料。
实际情况绝不是历史描写的那样,而几百年之后逐渐引注意的某些史料,可能才真正反应出来东林党人做事情的本质。
从自己所遭遇的事情来看,吴帆徽领教了复社的厉害,要复社成立不到两年的时间,其成员绝非大部分都是南方的举人和生员,暂时还没有什么两榜进士,朝中官员更是寥寥无几,也就是复社还没有真正的掌握什么权力。
可惜从现实情况看,复社也完全违背了当年成立时候的宗旨,其根本不算是什么学术团体,而成为了有着明确纲领的政党集团了。
唯有党争,才会毫不留情的打压异己,彻底消灭那些可能对自身的展壮大有害的力量,而且所采取的手段是严酷的、无所不用其极。
复社还没有到那一步,或许是因为其领袖张溥和张采等人,年纪还不是很大,也没有经历过多少官场的风波,或许是他们自诩为读书人,不屑于采取那些下三滥的手段。
不过这一天不会太远,人都是会改变的,一旦尝到了权力的滋味,又无法控制内心对权力的贪欲,就会做出其他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已经开始朝着政党化方向展的复社,与现如今的东林党人一样,会逐渐开始插手朝廷,开始壮大权力,开始要求他人遵从自身的主张,对于那些威胁到自身地位的人,不管是朝廷之中的官员,还是读书人,都不会客气。
严格起来,吴帆徽暂时还不是复社的对手,毕竟复社的背后是东林党人,而东林党人在朝中已经有着不一般的力量,真的硬拼起来,吴帆徽将输的头破血流,失去一切。
选择加入到复社之中,以自身的力量来改变复社,看起来是不错的办法,可吴帆徽不会采取这样的办法,他很清楚,复社背后的东林党人,已经自成体系,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展,其维护的利益基本固定下来,几乎没有谁能够凭借着一己之力来改变。
选择加入其中是愚蠢的办法,在天地君亲师笼罩之下的大明王朝,欺师灭祖是大罪,将遭受到所有人的唾弃,吴帆徽一旦加入到复社之中,一辈子都会背上复社成员这个名声,依照他给自身定下的展规划,若是有了复社成员这个名声,那就是巨大的阻碍。
一味的躲避更不是办法,会试和殿试之后,怕是复社的攻击将更加的嚣张。
有一吴帆徽不是特别明白,那就是他反对的藏富于民,是结合当下实际情况,因为这个所谓的民,根本不包括最底层的百姓,都是那些士大夫阶层和商贾阶层,藏富于民将最底层的百姓排除在外,数次的增加赋税,都是最底层的百姓承担的,这也导致了农民起义的浪潮,内心里面,吴帆徽认为藏富于民是有道理的,不过在表述认识的时候,为了避免引起更大的风波,他是完全反对藏富于民观的,至少这样不会引太多的注意。
这种泛泛而谈的反对,张溥等人应该不是特别的在意。
为什么复社忍不住了,居然采取这些下三滥的手段,来打击他吴帆徽。
复社的领袖张溥,尽管看上去很是成熟,也有着复社领袖的风范,但决不能够是真正的成熟,其不可能听出吴帆徽话语之中包含的意思,更不可能分析的那么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