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大家的目的如何,大家对《松涛》的期待都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是全力以赴。
就在中秋来临的前一日,朝廷对三位优才的考核意见终于下达。
傅春安和钱学明年后将入凤台阁,而姚启轩不在此列。
没有关于任何姚启轩的只言片语。但朝廷的意思已经很明确……姚启轩不够格。
彼时交通不便利,通信不达,大家并不知道,关于姚启轩有没有资格进入凤梧阁的争论在朝堂上有多么激烈。
支持者和反对派,那是指着鼻子互喷口水,甚至有大臣为此扭打起来,便是在争论一些重要国策时也不曾有这般激烈。
大家更不知道,在这场争论中,还有一个人重新走入了大家的视野。
那便是李澈。
李澈只是据实上了一本奏折,然后就拍拍屁股回家喝茶去了,任你们吵的唾沫横飞,天翻地覆,都与他无关,他只是说了实话而已。
然而,他的实话就是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大石头,一石激起千层浪。
姚家是皇后的娘家,是赵王李深的坚实后盾,让姚家出丑就是让皇后和李深脸面无光,这样的好机会,对于同样有资格争夺储君之位的秦王李灏来说是难能可贵的,怎么可能放过?
所以,秦王一派积极行动起来,借题挥,收集了姚尚书这些年来违法乱纪的证据,双方斗的无比热闹。
有些人看着这场热闹,就忍不住想到那个扔下石头就不见了人影的齐王李澈。
他真的只是想要说一句实话而已吗?
他一句实话,就让两位最有可能竞争储君之位的皇子斗的不可开交,互相诋毁,难道不是想着做个得利的渔翁?
大家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这位早已经被大家抛弃的皇子。
当然,这些情况书院的人是不知道的,像罗院长、宋子楚等人或许已经预见了,但不会说出口。
姚启轩也不知道,他只知道自己的前程完蛋了,因为父亲很愤怒,来信大加斥责。
于是姚启轩很惶恐,同样也很愤怒,他不敢去责怪齐王为何不肯放过他,他只会追根溯源,把仇恨的怒火对准了杨晨和方大同等人。
如果不是杨晨在饭堂挑战他的权威,他在书院的地位不会一落千丈;如果不是杨晨在楼外楼污蔑他,往他身上泼脏水,消息就不会传到京都去;如果不是方大同在齐王面前说他坏话,齐王就不会知道……
所以,造成他如今这般困顿局面,惶惶如丧家之前的罪魁祸就是杨晨和方大同。
所以,这个仇他一定要报。
反正他的前程毁了,他还有什么好顾忌的?
大哥来信让他骚安勿躁,隐忍低调。
但他怎么可能不暴躁,怎么还能隐忍的下去?
姚启轩看着弘文阁的方向,恨恨磨牙……杨晨,我要你死。
(今天过元宵,回来晚了,更新迟了,但三更会保证的。祝大家元宵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