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黄子澄也道:“臣附议。”
朱允炆听罢二人的说辞,很快便赞同道:“善!”
朱允炆又问吴忠:“长兴侯来上朝了么?”
太监吴忠道:“回皇爷,长兴侯一早便来了,现在西华门外,等着开门哩。”
此时天仍然没亮,还不到上朝的时辰,而朱允炆君臣已议事良久。朱允炆道:“宣长兴侯先行觐见。”
“奴婢遵旨。”
又等了一阵,只见一个魁梧的老人昂阔步走到了御门外,他的乌纱官帽下头、胡须几乎全白,一张国字脸,步履稳健,走得四平八稳。
来者不是长兴侯耿炳文是谁?
耿炳文阔步走进御门,一边作势跪下,一边中气十足地道:“老臣叩见圣上,圣上万岁!”
“老将军,免跪。”朱允炆的声音道。
耿炳文轻松地收住身体,抱拳道:“老臣谢圣上恩。”
这时齐泰的声音道:“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耿炳文花白的长眉一挑,“齐部堂不服?要不俺们现在就到御门外去,练练?”
齐泰也不生气,摆摆手笑道:“我认输!我一介文官,哪能与老将军过招?”
“哼!”耿炳文出一个声音。
朱允炆的声音道:“老将军别误会,方才就是齐尚书举荐你,让你挂帅平叛。初时朕还担心老将军年纪大了,现在看来,老当益壮。”
“北伐燕王?”耿炳文说罢沉吟片刻,“圣上,老臣有一言。”
“老将军请讲。”朱允炆道。
耿炳文道:“老臣这身老骨头,上阵尚能一用。不过老臣有自知之明,当年跟随皇祖南征北战,大小战役百计,老臣不敢自大自夸,大多是战绩平平……此生最引以为傲者,以数千人马守长安州,抵御十余万大军围攻月余!
故臣自以为善守而不善攻。今燕王方谋反,圣上欲调兵进击,老臣非良选。”
齐泰忙道:“老将军切勿推辞,辜负圣上厚望。当次之战,老将军只需寻常用兵,必败燕逆。”
耿炳文摇摇头,向上位抱拳道:“皇祖建立基业,已逾三十载,当年老将虽已十不存一,但大明臣民亿兆,江山辈有人才出,比如盛庸,老臣请荐。”
上位问道:“盛庸?是何官职?”
齐泰答道:“回圣上,官至都指挥使。”
耿炳文忙道:“盛庸虽未高位,但此人明辨形势,又沉稳冷静,不贪功冒进、不意气用事,实乃大将之材!”
上位道:“恐不能号令诸将。”
齐泰也劝道:“老将军不要推辞了!”
耿炳文愣了一会儿,只得抱拳道:“老臣受命!”
不多时,天色已渐渐亮了。皇城城门打开,文武百官从东西二门入,皆来觐见朝拜。
方孝孺先出列,将燕王等反贼骂了个狗血淋头。又把燕王传的檄文,逐条痛批,引经据典、引用太祖训话,反将燕王一顿唾骂。从法理、道德的高度,让燕王钉死在不忠诚、道德败坏、狼子野心、为非作歹的耻辱|柱上!
于是大明中|央朝廷,重新夺回了光明的大义,官军再度成为正义之师。
有了大义,皇帝便拜耿炳文为“征燕大将军”,专门点盛庸等将随从,即刻调集大军。择日誓师,以堂堂正义官军、北上平叛!
耿炳文匆匆地和家人道别,准备了兵部公文、帅印、王命、圣旨等一切东西,准备出京了。
副将以及盛庸等参将,在出征之前先来了耿炳文府上,拜拜码头,上了战场好合作。跟着诸将来拜访的,还有毫不相干的徐辉祖。
耿炳文见到徐辉祖,不明所以,弄不清楚啥意思。耿炳文心里有数,本来在皇帝面前,他想过推举徐辉祖的,比盛庸的身份威望高多了;但想想他妹子是燕王之妻,耿炳文很快就作罢,以免自找没趣。
在府上,耿炳文与众人见礼罢,退到后面的院子,又再度与徐辉祖、盛庸另外见了一面。毕竟徐辉祖是国公,耿炳文也不能倚老卖老,太过轻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