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
在闪电之间,
在怒吼的大海上高傲地飞翔。
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天娇朗诵完了,她在给大家鞠躬。不用我说,大家知道,自然是掌声雷动!要求天娇再来一个的声音不绝于耳。闻天语抱着儿子天天站在最后头,天天似乎也受到了感染,精神的也不睡觉了,两眼看着妈妈在舞台上唱歌朗诵,他似乎还听懂了妈妈的话,不时地也跟着妈妈咿咿呀呀地唱歌说话。还别说,这是天娇的胎教幼教产生了效果吗?闻天语也受到了感动。 闻天语听着天娇朗诵的高尔基的诗歌《海燕》,想着以前在天娇跟前常说自己从小多么有志气,一说到自己有志气,少不了就朗诵起儿时课本上那首红军写的诗歌来:
“童音没变离开家,
年纪虽小决心大;
舍下爹,舍下妈,
要翻身,把枪拿……”
闻天语认为这首诗歌就写的很好,也很像在说自己的心里话。他对这首诗歌很有感情,不光是经常念叨,自己也像模像样地学着写起诗歌来。后来也真是写过几首诗歌,甚至还在学校的学报上发表过几首,自己当时还很得意呢!可是现在听听天娇朗诵的高尔基的诗歌,他感到自己和真正的诗人没法比,而不是差的近差的远的问题了。同时他又想到,自己读了6年小学,小时候怎么没有听到过这么好的诗歌呢?自己现在写的诗歌,就是从那首“童音没变离开家”启蒙的,所以自己也总喜欢写这样的打油诗的格式。如果小时候见到了《海燕》,也许,朗诵诗歌的影子也早早地扎进了灵魂里了。哎!都是读书少呀!要知道,《海燕》可是初中3年级课本里才出现的呀!何况自己是个农民的儿子,父母连那首红军诗歌也没见过呢!更别说高尔基的《海燕》了。
掌声停了下来,闻天语从回忆中回到了现场,他看见自己老婆没有继续表演了。就抱着天天向后台走去,估计老婆就要出来了。闻天语在想,如果不是在这么多战友们跟前,他今天一定要补上10年前天娇从舞台上下来,想和他亲吻的那一吻。可是今天,还是不行啊!
尹天娇果然没有再答应战士们再来一个的要求,主持人说服了大家,下一个节目又开始了。天娇从舞台上下来,正好看见闻天语抱着儿子天天来接她。她三步并着两步走到跟前,从老公手里接过儿子,对着儿子的小脸蛋儿左右开弓,两个红红的唇印留在了儿子的脸上……
春风扬扬渡过了汜水关,中原大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4月25日,这个难忘的日子,这是闻天语的33岁生日,也就是在昨天,他从部队转业回到了郑州的家。他通过参军入伍,走南闯北服役16年的征程,实现了当年离开农村离开山区,落户城市落户平原的理想。再过一周,5月1日,他就该到郑钢集团总医院上班了。
今天是星期天,他和天娇带着儿子天天来到钢城公园。闻天语穿着蓝色西装,肩上挂着照相机,抱着孩子。尹天娇又穿上了10年前在岳麓山穿过的那件连衣裙,看得出来,他们还在怀念学校那段美好时光。天娇虽然生了天天,除了胸围大了点,身子却恢复得跟姑娘时一样了。不过,出门时她本来是要穿新买的,有点像湘江医学院何艺芳曾经穿过的铁秀红短袖两件套裙。虽然领子不一样,裙子开口也不同,但闻天语一看就想起了湘医的何艺芳来。他才建议她穿这件连衣裙的,他对天娇说,这件衣服又没坏,再不穿就放坏了,可惜了。这件裙子天娇现在穿着还是很合身,姑娘时穿它显成熟,少妇时穿它显高贵。天娇手里拿着一个带盖儿的装着水的奶瓶,她正在给儿子喂水。小天天穿着小圆翻领粉色套装,像个女孩儿样。他们走到花坛前停了下来。看来看去,像是在找拍照的最佳位置。
你看,这里虽说不是洛阳牡丹园,但这里也有那倾国倾城的牡丹花,也有那粉得如霞的芍药花和五彩缤纷的月季花,还有那闻天语叫不上名的花儿竞相开放。它们有的花蕾满枝,有的含苞初绽,有的昂首怒放。一阵阵沁人心扉的花香引来了许多的花蝴蝶小蜜蜂,嗡嗡嗡地边歌边舞;引来了爱花的人们纷至沓来,驻足观赏,流连忘返。
闻天语将天天放下来,天天长的很结实,已经可以站立了。天语两口子一会儿分别牵着儿子小手教他学步,一会儿蹲在硕大的牡丹花前让孩子闻闻牡丹花的花香,一会儿又在花丛旁拍照留影。他们尽情地沐浴着春天的阳光,尽情地陶醉在离别重逢的喜悦里,尽情地分享在分居后团聚的开心快乐的时光之中。
天娇和孩子去了另一个花坛,闻天语坐在花坛旁的草地上,望着蓝蓝地天空,感叹着16年来的人生历程,昨晚半夜里醒来写下的一首诗歌又从他脑海中冒了出来:
“十七离蜀把军参,
而立解甲到中原;
父母想我早回家,
妻儿盼我快团圆;
不因忘了故土香,
只缘世界在改变;
祖国山河无限美,
不妨河南与四川。”
闻天语父母闻有强秦先富当然希望儿子转业回老家四川广安,然而他转业没回老家,而是回到了老婆尹天娇的身边——郑州。这让闻天语心中总有愧对父母的感觉,当初和天娇结婚,天娇只答应他退休后跟他回老家的。再说,闻天语小时候爬山担煤已吃尽了苦头儿,他哪里还想那个出门不是上坡就是下坡的老家呀!正如他自己常说的,养儿子的父母就是吃亏,就是奉献。千辛万苦将儿子养大,儿子大了喜欢四海为家,哪里顾得上父母呢?不过闻天语也有过一些想法,待有一天条件好了,把父母接到城里来,大家都离开那个被祖祖辈辈的汗水和泪水浸透了的既有感情、又很无奈的巴山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