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城外的驰道上,大家截住了马车,一番混战,制服了这些恶奴,救出被全身捆绑,无法动弹的卫青。前方就是树林,这些人原本打算就在那里解决掉卫青,正是千钧一发。
卫青获得自由,其实这些人的身份,他也了然于胸,只是迫于眼下形势,肯定不能深究。公孙敖和义纵要出手杀了这些奴才,但卫青只想息事宁人。
子夫入宫,本就势单力薄,加上怀孕之后,更是成了皇后和大长公主的眼中钉肉中刺,如今,大长公主意图置卫青于死地,卫青只能忍气吞声。
公孙敖不依,愤怒地拔出宝剑,卫青出手阻拦:“敖兄弟,切莫意气用事,这些都是大长公主的人,我们杀了他们,大长公主必定不会善罢甘休,我们又怎么能与大长公主抗衡呢?”
公孙敖:“大长公主又怎样?大不了我们兄弟几个杀了这些恶奴,然后扬长而去,浪迹天涯,也好过被人暗算,还不敢声张,受这种鸟气。”
义纵等人随声附和。
卫青道:“大家冷静!我们想想,大家走到今天是多么的不易,既然我完好无损,又何必再追究呢?此次之后,我卫青也会万分小心,绝不会再让人有机可乘。诸位兄弟能有今天,也是历经千辛万苦,不可为了我卫青一人而前功尽弃。我卫青也一样,能有今天这个安身立命之所,也要万分珍惜。”
众人这才放了馆陶公主府的人,簇拥着卫青回营。
虽然卫青希望这件事儿就此化为无形,但实际上早就有人将一切详细情况汇报给了皇帝。皇帝详细询问过程和细节,闻得卫青所言所行,大为高兴。
皇帝初次实践庄子的识人九征,卫青被有意疏远而坦然处之,面对突发时间而有礼有节,对于复杂的宫廷斗争,也表现出了相当的敏锐性,而没有意气用事。对此刘彻十分满意。
公孙敖等人救下卫青,卫青选择了忍气吞声,皇帝对此大为赞赏,馆陶公主刘嫖暗害卫青未遂,原本还害怕皇帝追究,谁知卫青并不深究此事。刘嫖反而有些忐忑。
刘彻一旦认定卫青是可造之材,自然青眼相加,亲诏卫青觐见,君臣二人促膝长谈,日夜不休,卫青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说道中意处,皇帝屡屡抚掌大笑。数日之间,皇帝就赏赐给卫青数百金,等到一番谈话暂告一个段落,皇帝下旨,任命卫青为建章宫宫监,加封侍中。
王太后得知消息,吓得心惊肉跳,寝食难安,急急召儿子相见,太后道:“彻儿,窦太主是什么人你还不知道吗?眼下这种局面,我们母子小心翼翼,讨好窦太主都来不及,彻儿却屡屡得罪她,前段日子因为卫子夫的事儿,皇后和窦太主已经非常不满了,如今你为了卫青这个奴隶,公然和窦太主唱反调,母亲实在是担心啊!”
刘彻:“母后不必担忧,此次窦太主自知理亏,绝不会再生事端,再说儿子是皇帝,任命个小小的建章宫监有何不妥啊?朝堂之上,关键位置的大臣都是他们窦家的亲信,朕就用了一个奴隶,做了一个不入流的小官,又怎么会让窦太主放在心上呢。”
王太后:“唉,话虽如此,我儿还是要万事小心,宫廷险恶,远超想象,娘实在不愿意做第二个栗姬啊!”
刘彻一怔,栗姬和刘荣的下场确实令人恐惧,作为政治斗争的失败者,臣子尚且能保全性命,而失去权势的皇帝和储君是绝对没有生路,眼下,所有大权都掌握在东宫太皇太后手中,作为皇帝的刘彻势单力薄,无靠无依。
王太后继续说道:“彻儿,你是皇帝,是人主,什么人你都可以不用去管,但是有一个人,我儿必须要格外关注,那就是窦太主,窦太主不仅仅是一个长公主那么简单。先帝在时,梁王和馆陶公主三人都是老太太的贴心人,但女儿毕竟不同于儿子,所以馆陶公主原本就要更得宠一点,如今,先帝和梁王都去了,能真正让老太太言听计从的就只有馆陶公主了。彻儿是个聪明人,为娘也不多说了,一切请陛下好自为之。”
刘彻沉吟良久:“娘所言极是,孩儿明白。”
此后,皇帝回宫安抚了皇后,并有意讨好馆陶公主。面对皇帝的有意示好,馆陶公主也有所回应,频繁宴请皇帝。席间,窦太主向皇帝引见了她所宠幸的珠宝商人董偃,董偃依靠男色侍奉窦太主,讨得他的欢心。
刘彻对刘嫖这种不知廉耻的行为非常恼火,对这个吃软饭的董偃亦十分痛恨,但是,迫于形势,皇帝还是不得不收起愤怒,换上一副和颜悦色之态,赏赐董偃衣服,冠帽,并且皇帝不称他的名字而叫他“主人翁”,以示对他的荣宠。此举果然让刘嫖十分高兴,双方的关系也缓和了不少。皇帝也经常宴请窦太主,席间总是叫董偃作陪,甚至饮宴到深夜,留董偃住在宫中,次日继续让他陪同一起斗鸡、赛马、赛狗。
这些举动极大地缓解了来自窦太主和皇后压力,很快在太皇太后那里也得到了回应。听了女儿的美言,窦老太太对着个不听话的孙子放心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