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5200笔趣阁 > 卫青:屌丝逆袭的传奇 > 10、再出雁门

10、再出雁门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皇帝哈哈大笑:“迂腐之见,大汉是没有过放弃郡县城池的历史,可大汉也没有创立郡县的历史,就让朕来开这个先河吧。河南一旦得手,朕便要在那里屯军移民,设立郡县。”

公孙贺:“陛下圣明,匈奴人多次破我城池,但都只是洗劫,没有占领。由此可知匈奴人野蛮愚昧,只会破坏而已。”

皇帝未置一词。

皇帝:“众将听令,朕命将军卫青,率骑兵三万,将军李息,统骑兵三万,出雁门,两路人马各自为战,寻找战机,若有必要,车骑将军卫青拥有临战指挥之权,可便宜行事,不必报朕。”

众皆哗然,“便宜行事”,意味着执掌生杀予夺大权,是皇帝能给一个臣子的最大权力。皇帝此举意味着虽然卫青眼下只是个将军,却也是汉军战时的临时统帅,不仅仅只对自己麾下的一路人马负责,还要通观全局,对这个战场的态势加以掌控。

皇帝此举无异是一次冒险,许多征战沙场半生的老将军虽然能在战场上打胜仗,但却不一定有把握全局,决胜千里之外的能力,卫青这个毛头小子,虽然有两场胜利,但谁也不知道幸运之神会不会一直陪伴他。大家都了解皇帝,皇帝不喜欢有人提发对意见,更何况对于卫青,皇帝自信没有看错人。

皇帝的旨意一下,相关官吏开始忙活起来了。鸿翎急使穿梭在各郡国和京都长安之间,驰道上不时有飞驰而过的信使,不用说是为了调动军队。

临战的气氛感染了长安民众,大家都沉浸在大战将临的氛围里,不少想出人头地的年轻人纷纷来到南北大营,要求投军,因人数可观,皇帝得知后索性出台了一条政策,允许民众携带私马入伍从军,国家在徭役上给予优抚,并且减免相当数量的赋税。

卫青和李息以驰援渔阳、右北平为名,大张旗鼓的全军行进在驰道上,早有匈奴的密探将这个消息传递到了匈奴王庭,如今匈奴人管事的是右谷蠡王伊稚斜和他的汉人心腹中行说,两人合计了一下,将这个消息报给军臣单于。

军臣单于不耐烦的挥挥手,道:“汉人增援,是好事,我军正好可以多杀几个汉人,以后这样的小事,不必报本单于,由左谷蠡王自行决断。”

本来军臣单于身边也有将领认为单于本部骑兵长期在外作战,有些不妥,但如今战争态势发生变化,接下来会是一场大战,这间接佐证了伊稚斜将最精锐骑兵放在匈奴左翼是正确的选择。众人自然再无异议。

几日后,李息和卫青的大军来到雁门。边城雁门的城防尚未完全修复,当地守军严阵以待。雁门城遭到了两次洗劫,已经没有多大油水,匈奴攻击的目标如今在东北方向的上谷和右北平。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雁门早已囤积了内地运来的大批粮草,供大军出征之用。和大汉南边闽越南越的摩擦相比,与匈奴的这场战争显得日渐重要,所以汉军的行军作战方式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粮草随军而行的惯例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随军口粮。按照故秦军队的行军口粮—锅盔改良而成的干粮,成为汉军出征的标准配置,埋锅做饭已经成为历史。

在雁门内,卫青和李息各自补充了军资,李息军留下来等待卫青完成包围,而卫青大军则悄悄夤夜出城,直奔北方而去,路经云中也不入城,绕过继续前行。

这是既定的作战方针。

当日,卫青所部便越过了长城,全军马摘铃人不举火,悄悄前行,在接近匈奴单于本部边界的地方,汉军向西转了个大弯子。这是通往高阙的方向。

卫青选择的这条行军路线有意避开了戈壁荒原和大沙漠,目的就是大军随身携带的给养可以多维持两天,但是,这条道路也并非坦途,戈壁滩和沙地不时交替出现。

在雁门的时候,卫青着人搜寻来了几峰骆驼,众校尉很是奇怪,纷纷围着看个究竟,卫青道:“此乃骆驼,素有沙漠之舟的名声,非但负重能力强,还可以六七日不进食饮水。就是行进速度较慢。”

张次公:“我道是什么神物,也不过如此嘛,我们骑兵嘛,全靠快,没有速度怎么打仗。”

卫青一笑:“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战略上虽然十分大胆和冒险,但是在战术上卫青还是十分小心,一切按部就班,斥候派出去了不少,全军高度警惕。但是,汉军面临的最大敌人不是匈奴骑兵,而是干渴,人和马匹都一样,两三日不食可以,但两三日不饮水就有生命危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