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方块外古今新设 点墨中笔画趣谈
2018-04-15 作者: 玉案一家人
第三回方块外古今新设 点墨中笔画趣谈
诀云:
一点飞上天,黄河两边弯。Www.Pinwenba.Com 吧
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
左一扭,右一扭。
西一长,东一长,中间加个马大王。
心字底,月字旁,留个勾搭挂麻糖。
推着车车进咸阳。
一段字诀说的是发生在陕西省咸阳市的一个故事,传说中曾经有个穷酸秀才来到咸阳,路过一家面馆时,听见里面“biang-biang”之声不绝,抬头一看,一碗碗皮带宽的面条,油光锃亮香气扑鼻,他二话没说要了一碗,甩开招风的膀子吃得猫狗伤心,鸡犬落泪,片刻间一碗面条倒入肚里。秀才结账时,才发现囊中空空忘了带钱,店小二自不答应,抬手要打。秀才急中生智看着面馆少块招牌,立马说愿意给面馆写块招牌抵消了吃面的面钱,老板故意为难说:“我这面馆就叫“biang-biang”面馆,请先生写来。”“biang-biang(碧昂)”是咸阳土音,世上哪有此字。秀才百感交集,想起自己满腹珠玑,有笔难投,到而今世态炎凉,斯文丧尽。一气之下黯然挥毫,就着一腔热血铸出了一个斗大的“biang”字,这就是陕西“biang-biang(碧昂)”面馆的由来。这个字的写法是一个宝盖头,下面一个八字,八字下面是两个幺字中间夹着一个言字,再下面是两个長字中间夹着个馬,然后在宝盖头的左下方是个月字旁,在宝盖头的右下方是个刂旁,最后一个辶底把它们都带上了,您说这字是不是够复杂的。在中国历史上造字的故事不胜枚举,但真正的草根造字,就是“biang”字来得最有气魄,所以我把它放在第一位。下面我要说的是历史上的一些名人造字的故事,由于篇幅有限,不到之处还望读者原谅则个。
秦始皇造“罪”字,秦始皇以前没有“罪”字,那时的“罪”字是个“辠”字,“辠”字上面的“自”是象形字,本义是鼻子。下面的“辛”也是象形字,本义是刀。那“辠”字意为刀割鼻子,引申为“惩罚”“行刑”“罪恶”等义。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发现“始皇”之“皇”上面的“白”字与“辠恶”之“辠”字上面的“自”字字形相似,为了避讳,因而秦始皇改“辠”字为今“罪”字。
秦始皇造“秦”字,传说,秦始皇的“秦”字原来是写作“琹”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自以为力灭六国,功盖穹庐。“琹”字头上有两个王,一山难容二虎,实在看不下去。于是,他决定重立国号,大臣们拍马屁说:“开天辟地以来,大王的功劳大过《春秋》上所有的记载”,秦始皇很高兴,就取了“春秋”二字各一半,合为一个“秦”字,以代“琹”字,从此,便立国号为秦。说实话我倒是觉得“琹”很好,另一个王代表了天下的百姓,所谓:“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秦”字里“春秋”的好事都被你给占了,剩下的夏天酷暑和冬天严寒让老百姓如何承受,所以秦朝的灭亡,从“秦”字就可见一斑。
武则天造字,传说武则天一共造了19个字,最出名的是曌,她认为自己是天上的日月,日月弯弯照九州,便将“照”字改为“曌”字。其它18个字,依次是:“臣、君、月、年、日、星、载、圣、人、初、授、证、天、地、正、国等。”比如“人”字,武则天改为“一”下面加个“生”字,人就是“一生”;“地”字,武则天认为不够大气,便改为“埊”字。“国”字改的最复杂,先改为“口”中“武”字,有人说“武在口中犹如‘囚武’,不好”,于是又改为“口”中“八方”。
中国历史上这样有名的一位文字爱好者,死后居然给自己立了块无字碑,其中真相波谲云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