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回谁敢问谁为智者 你岂知他非英雄
2018-04-15 作者: 玉案一家人
第四十回谁敢问谁为智者 你岂知他非英雄
《兰亭诗》
松竹挺严崖,
幽涧激清流。Www.Pinwenba.Com 吧
消散肆情志,
酣畅豁滞忧。
上回郭老提出了《兰亭集序》多出的四十个字。高老回答道:“刘峻注文《临河序》中的这40个字,属于《序》的附记,在正文中可录可不录。赋诗者二十六人因不入正文,故于议论后以‘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表明各人的诗及作者姓名另有附记;不能赋诗受罚者有十五人,更无关宏旨。至于清代李文田说的,刘峻不会去增加前人文章内容的说法也是不对的。我现在把刘峻注《陆机荐戴渊于赵王伦》的陆机的原文和刘峻注文放在一起,给大家看看。陆机的原文是:‘盖闻繁弱登御,然后高墉之功显;孤竹在肆,然后降神之曲成。是以高世之主,必假远迩之器;蕴匮之才,思托大音之和。伏见处士广陵戴若思,年三十,清冲履道,德量允塞。思理足以研幽,才鉴足以辨物。安穷乐志,无风尘之慕;砥节立行,有井渫之洁。诚东南之遗宝,宰朝之奇璞也。若得托迹康衢,则能结轨骥騄;曜质廊庙,必能垂光玙璠矣。惟明公垂神采察,不使忠允之言,以人而废。
刘峻的注文是:‘盖闻繁弱登御,然后高墉之功显。孤竹在肆,然后降神之曲成。伏见处士戴渊。砥节立行,有井渫之洁。安穷乐志,无风尘之慕。诚东南之遣宝,朝廷之贵璞也。若得寄迹康衢,必能结轨騄骥。耀质廊庙,必能垂光瑜璠。夫枯岸之民,果于输珠。润山之客,烈于贡玉,盖明暗呈形,则庸识所甄也。”
两篇文章一比较就可以看出刘峻不但删减了陆机的原文,还增加了不少他自己的内容。所以李文田在《定武版兰亭序》跋语里说的:‘注家有删节右军文集之理;无增添右军文集之理。’这句话是站不住脚的。”
玉案:“高老论据充分,郭老用典不当,第三回合还是高老胜出。”
现场解说员玉案2:“亲爱的观众同志们!不好意思,今天昆明淹水路上堵飞机,所以我迟到了。中秋节刚过,我就给大家拜个晚年吧!现在场上的气氛已由白热化阶段上升到了热身阶段,双方的比分是2:0,下面交换发球权,轮到郭老发球。”
郭老:“《兰亭集序》所增添的‘夫人之相与’以下一百六十七字,实在是大有问题。本来‘大家高高兴兴地在饮酒赋诗’,王羲之‘倔强自负,他决不至于象传世《兰亭集序》中所说的那样,为了“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而“悲夫”、“痛哉”起来’。
玉案:“有请高老回答。”
高老:“《兰亭序》中‘夫人之相与’以下一大段一百六十七字,正是王羲之文采和情怀的写照。王羲之思想杂糅儒、释、道三家,从他的言行表现,不足以说明他是‘一死生、齐彭殇’的信徒,反而证明其性格充满着许多矛盾,即既望用世,又想遁世;既求旷达,又心胸狭隘(初时对王述傲慢,后由妒忌而誓墓不仕)。‘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时,就‘怏然自足’;当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时,又不免感伤悲怀。这种心情,正是当时士大夫阶层普遍存在的矛盾。羲之的《兰亭集序》反映出自己乐极生悲中的苦闷、彷徨,自然容易引起时人的共鸣,故及其文一出,便转相传诵,风靡一时。修禊同游者孙绰,其诗有‘忘味在闻韶’的达观语句。但在他的《兰亭后序》中却出现‘乐与时去,悲亦系之’,前后心情判若两人,说明兰亭聚会的气氛由乐到悲是可能的。
现场解说员玉案2:“亲爱的朋友们,高老在前有追兵,后有堵截的情况下巧妙地突破了郭老的防线,把球一脚射进了大门,这球算进,进球无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慢动作,.....哦,...是用头顶进的。现在守门员将球回传给门将,还是由郭老发球。”
郭老:“《兰亭集序》里字的时代风格与现在见到的晋代碑刻和出土的墨迹不合。王羲之在唐以前和唐初是以善草隶、隶书、章草著名的。‘王羲之的字迹,具体地说来:应当是没有脱离隶书的笔意。这和传世《兰亭序》和羲之的某些字帖,是大有径庭的。’‘故世无右军之书则已,苟或有之’,‘必须有隶书笔意而后可’。”
玉案:“有请高老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