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的作者姓左名思,字太冲,是今山东淄博人。这首诗的意思是:“茂盛的松树生长在山涧底,风中低垂摇摆着的小苗却生长在山头上。凭它的径寸之苗,却能遮盖山下百尺之松。就想贵族世家的子弟可以凭借家族的势力,登上高位获得权势,而让一些有才能的寒门中人却埋没在低级职位里。这是他们家庭地位不同使他们产生的差异,这种情况由来已久,成了历朝历代的惯例。汉代的金日磾和张安世就是依靠了祖上的背景,子孙七代都做了高官,在帽子上插貂鼠尾作装饰。汉文帝时的冯唐难道不是伟大的人才吗?可就因为出身微寒,所以到老了也不被重用。”《郁郁涧底松》对当时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进行无情地揭露和抨击。
传说左思的祖先是春秋时期卫国的公族,当时的国君卫宣公行为很不检点,作公子的时候就与其父卫庄公的妾夷姜私通,生下了长子公子急,寄养于民间。因原配邢妃不受宠,就立了公子急为太子,并把他嘱托给自己的弟弟右公子职。等公子急十六岁时,右公子职为他聘了齐僖公的女儿宣姜为妻,卫宣公因为听说宣姜美貌,便将儿子急支走,在淇水上建立新台,自己迎娶了宣姜。《诗经?邶风》中有一首叫《新台》的诗讽刺卫宣以强占儿媳的丑陋,诗里写道:“新筑的高台很鲜明,可是河水却停流。只道嫁个称心汉,可这个老头像个癞蛤蟆真恶心。新筑的高台有散落,河水却被沾污了。只道嫁个称心汉,可这个老头癞皮疙瘩讨人嫌。鱼网布设想捕鱼,鸿雁见网纷飞去。只道嫁个称心汉,没有想到嫁着个缩脖子丑老公。”诗中反复以蛤蟆作比喻,突现卫宣公丑陋的形象,而且一再与“新台”的鲜明、河水的盛大作对照,反衬卫宣公的丑态。美丽鲜明的亭台上,踞着一个丑陋的瘌虾蟆,拥抱着一个天仙似的美女,漫画的笔法真是入木三分。
后来宣姜为卫宣公生了公子寿和公子朔两个儿子,卫宣公又把他们嘱托给另一个弟弟左公子泄。卫宣公因为宠爱宣姜就想立公子寿而废公子急。但是因为公子寿和公子急兄弟情深,就没能公开进行废立之事。后来,宣姜与怀有野心的公子朔设计要加害公子急,卫宣公听信谗言,假意将公子急派去出使齐国,暗中却指使刺客埋伏在他必经的水边,一见到公子急象征使节的白牛尾便动手。结果被公子寿事先发觉告诉了公子急。但公子急却执意要杀身成仁,情急无奈之下,公子寿就以送别为名设酒席灌醉了公子急,而自己冒充公子急出使齐国,结果在半路被刺客暗杀了,这时酒醒后的公子急也赶到了,他向刺客亮明了身份,也被杀害了。连丧两子后的卫宣公精神恍惚,不久就病死了。公子朔即位为国君,史称卫惠公。公元前696年十一月,左公子泄和右公子职因为公子朔用心歹毒,就把他赶走了,另立公子黔牟为君。卫惠公逃到齐国,他的舅舅齐襄公不但联合各国帮他出兵平息内乱,还要求卫宣公的庶子硕娶寡居的宣姜为妻,来巩固齐卫关系。公元前688年夏,卫惠公回国,公子黔牟逃到周王室,卫惠公杀了左公子泄和右公子职,恢复了皇位。左公子泄死后,他的后人就以左为姓了,按史书记载他应该就是左思的祖先。
左思父亲叫左雍,起初作小官,因才能出众被提升为殿中侍御史。左思自幼学习钟繇、胡毋敬的书法和弹琴,因为领悟不了,都半途而废了。父亲左雍经常对朋友说:“左思的理解能力很差,根本比不上自己小的时候。”这话被左思听到后,他很难过,从此开始发愤读书,还喜欢钻研阴阳之术的哲理。但由于说话迟钝,相貌丑陋,所以不爱和人交往,养成了孤僻的性格。左思长得不是一般的丑,据说他每次出门的时候,只要被街上的女子看到了,人家就会对着他吐口水,而且经常被女同胞们群吐,在这个问题上西晋的女子的素质明显不太高,但能丑到被人吐口水的地步,左思也算是旷古第一丑男了。
在西晋的社会上要想混的好,一要有显赫的家族背景,二要家里有很多钱,三要长得帅,四要有点才能。这些东西左思都想有,但前三条都是命,半点不由人,所以左思生下来就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读书,再读书,还是读书。他就这样头悬梁,锥刺股,冬寒抱冰,夏热握火努力攻读,俗话说的好:“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几年功夫下来,左思练得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有一次,当他读过东汉班固写的《两都赋》和张衡写的《两京赋》时,虽然很佩服文章在形势、表里布局上的雄伟气象,但也看出了其中虚而不实、大而不当的弊病。左思的手也痒痒了,他觉得自己一定会比他们写的好,他花了一年的时间写了一篇《齐都赋》,自我感觉还不错。从此,他决心依据事实和历史的发展,写一篇《三都赋》,把三国时魏都邺城、蜀都成都、吴都南京写入赋中。为了写《三都赋》,左思开始收集大量的历史、地理、物产、风俗人情的资料。
恰好他的妹妹左棻(fēn)被晋武帝司马炎选入了宫中,于是他们举家迁居京都,左棻被司马炎看上的原因是她很会写诗,后来还因此被封为了贵嫔,世称左嫔妃。她因为德才超群,常常被武帝和群臣赞赏,但后宫的佳丽一点也不嫉妒,原因很简单,她和左思长得差不多,也就是不太好看,司马炎娶她不过是为了沽名钓誉,附庸风雅。《晋书》中也说左棻长得丑陋身体又病弱,根本得不到武帝的宠幸,所以以其说她是武帝的嫔妃,不如说她是个宫廷的御用诗人。左棻的作品现在还存有诗、赋、颂、赞、诔等20余篇,大多为应诏而作。其中的《感离诗》、《感离赋》和《啄木诗》是她的其代表作。篇幅有限,我们就调她的《啄木诗》给大家欣赏一下:“南山有鸟。自名啄木。饥则啄树。暮则巢宿。无干于人。唯志所欲。此盖禽兽。性清者荣。性浊者辱。”
自从左棻进宫之后,左思趁机拜见了著作郎张载,采访有关岷州和邛州的事物。从此,他构思历时十年,室内外甚至厕所都放着笔纸,每有佳句,就随手记录,并搞定了宫里管理图书的秘书郎,经常到那里查阅资料,十年之后《三都赋》写成。左思自信文章不会比班固、张衡写的逊色,当把自己的文章交给别人看时,却受到了别人的冷眼和讥讽。左思一气之下,找到了当时声望很高的皇甫谧,皇甫谧看了《三都赋》后,觉得是篇佳作,并给他的赋写了序文。接着张载为他的《魏都》作注文,刘逵为他的《吴都》、《蜀都》作注和序文。刘逵在序文中说:“从周文王以来写赋的人很多,其中以司马相如的《子虚赋》最出名,班固的《两都赋》道理胜过了文辞,张衡的《二京赋》文辞胜过了意义,至于像左思写的《三都赋》,他的议论取各家之长,辞意表达极明,且有精致独到之处,如果没有反复深究的功夫,便不能熟练表达其旨意,如果没有博览实物的积累,也不能全部分辨明实物的类别。世人常常重视古人的东西,而轻视新事物、新成就,这就是《三都赋》开始不传于世人原因啊!对他的赋文,我读后很有感慨,所以为它作注。”当时的司空张华也感叹地说:“这是班固、张衡一流的作品啊。它可使读者读后留有余思,久读更觉有新意。”当初,在左思作赋之前,陆机入洛阳,打算作此赋,听人说左思也想写,就抚掌讥笑,给弟弟陆云写信说:“这里有个无知之辈,竟想作《三都赋》,待他把成品拿出来,我可以用它盖酒坛子。”等左思把赋写出来后,陆机叹服妙绝,连声说;“写得太好了,真想不到。”他断定若自己再写《三都赋》决不会超过左思,便停笔不写了。
有了这些文学泰斗的品题,左思的《三都赋》在京城洛阳开始广为流传,人们啧啧称赞,竞相传抄,一下子使纸昂贵了几倍。原来每刀千文的纸一下子涨到两千文、三千文,后来竟倾销一空,不少人只好到外地买纸,抄写这篇千古名赋,这就是成语“洛阳纸贵”的由来。左思这回是:“吃过黄连喝蜜糖??——苦尽甘来。”,就连贾谧都来请他主讲《汉书》,后来贾谧被诛杀,左思就退居宜春里,一门儿心思扑在典籍上。随后齐王司马礒任命他为记室督,他托辞有病,没有就职。到西晋将领张方在洛阳掳掠烧杀时,左思举家搬到了冀州,过了几年,他便因病逝世了,挽曰:“月阶夜静蛩声切,竹院秋音鹤梦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