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回谢安勇闯新亭会 苻坚出兵定北方
2018-04-15 作者: 玉案一家人
第七十一回谢安勇闯新亭会 苻坚出兵定北方
诗云:
地陷天倾不废棋,
谢安阮籍好同时。Www.Pinwenba.Com 吧
江东残局危亡势,
似太元初尚可为。
上回说到谢安投靠了东晋的权臣桓温,桓温是著名的军事家,他最出名的事情就是组织了三次北伐。东晋在南渡后要想长治久安,就不得不面对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势力,为此东晋也曾多次北伐想要收复河山。最有希望成功的是祖逖组织的北伐,公元313年,祖逖以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的身份进行北伐,数年间收复黄河以南大片土地,使得石勒不敢南侵,祖逖也因此被进封为镇西将军。可惜的是后来祖逖的势力过于强盛,受到了朝廷的忌惮,被排挤的祖逖最后忧愤而死,东晋的北伐功败垂成。到了桓温当权的时候,他分别于永和十年(354年)、永和十二年(356年)及太和四年(369年)发动过三次北伐战役。除了第二次北伐成功收复洛阳外,其余两次都以失败告终。
桓温的北伐虽然以失败告终,但他长期掌握大权,渐渐地野心萌发。有一次,他躺在床上说:“人生在世不能默默无闻。”身边的亲信们不敢吭声,他就从床上坐起来说:“一个人既然不能流芳百世,那就应该遗臭万年。”于是就有了“流芳百世”和“遗臭万年”这两个成语。恒温的思想很清楚,就是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应该让历史记住自己,为此他也身体力行。公元371年,权臣桓温废黜了司马奕,另立会稽王司马昱为帝,是为简文帝。司马昱继位后,一切都听命于桓温,形同傀儡。公元372年7月,司马昱病危,宣布立自己的儿子昌明为太子,并在一天一夜之内,连发四道诏书,请桓温入京辅政。桓温不理不睬,司马昱只好写下遗诏,授权桓温如果太子不值得辅助,可以取而代之,自行称帝。郎中王坦之接到这诏书,极力劝谏,并当着司马昱的面将诏书撕成碎片。司马昱自慰地说:“我的天下本也是他给的,你何必如此着急呢?”王坦之反驳说:“天下是宣帝、元帝的天下,陛下怎能私自把它授予外人!”司马昱听了觉得有道理,就命令王坦之重新起草遗诏,改成了:“家国大事都要一一禀告桓温,太子要象刘禅对待诸葛亮一样,敬重桓温。”简文帝就在这种忧惧中死去,太子司马曜即位,是为孝武帝。原来满心期待着简文帝会把皇位禅让给自己的桓温大失所望,便以进京祭奠简文帝为由,于373年2月率军来到建康城外,准备篡权自立。
此时的谢安已经升任为吏部尚书,他洞悉了桓温的野心,所以竭力不让桓温篡权的图谋得逞。桓温就在新亭预先埋伏了刀斧手,然后召见谢安和王坦之。当时,王坦之非常害怕,问谢安怎么办?谢安神情坦然地说:“晋朝的存亡,就在此一行。”王坦之只好硬着头皮与谢安一起来到了桓温营帐,他紧张得汗流浃背,衣服都湿透了,手中的朝板也拿颠倒了。而谢安却从容不迫地就座,然后神色自若地对桓温说:“我听说有道的诸侯为国家守卫四方,明公何必在幕后埋伏士卒呢?”桓温只得尴尬地下令撤除了埋伏。由于谢安的机智和镇定,桓温始终没敢对二人下手,不久他就退回了姑孰,一场弥天大祸被谢安从容地化解了。同年三月,桓温得了重病,病情日益加重。临终前他还在幻想着能够得到加九锡的殊荣,不断派人催促。谢安却对已经起草好的诏书一再拖延,让桓温没能如愿,抱憾而死。桓温死后,谢安并没有对桓氏家族落井下石,他仍然重用桓温的弟弟桓冲,让他都督七州诸军事,兼任荆州刺史。桓氏家族也被谢安的为人所感动,表示愿意与谢家合作,共同维护东晋政局的稳定。
谢安执政时的东晋,国力薄弱,北伐是不敢想了,能够保证自己不被北边的人干掉就不错了。北方前秦的部队经常骚扰晋边,当时广陵一带没有可靠的将领,谢安不顾他人的议论,极力举荐自己的侄子谢玄出任兖州刺史,镇守广陵,负责长江下游江北一线的军事防守。在谢安的授意下,谢玄把北方的流民、流氓,以及原驻军的精锐整合,组建了当时最精悍的特征部队——北府兵,它在中国古代五大精锐部队中排名第五。前四名中排名第一的是岳家背嵬(wéi)军;第二的是李世民的玄甲军;第三的是明末的夷丁突骑;第四的是成吉思汗的怯薛军。北府兵从组建起就是陈郡谢氏的门阀武装,后来篡晋建立南朝的宋武帝刘裕就是这个部队出来的将领。
就在东晋无力北伐的时候,中国的北方出了一个猛人,他姓苻名坚,字永固,又字文玉,小名坚头,是氐族人,籍贯是略阳临渭。苻坚家族世代都是西戎的酋长,传说苻坚的母亲苟氏曾在漳水游玩,并在西门豹寺祈子,在当晚梦见和神交配,于是就怀上了苻坚。怀胎十二个月后苻坚才出生,他一落地,天上就有一道神光照耀门庭。在他的背上天生就有一条红色的谶文,上面写道:“草付臣又土王咸阳”,“草付”是“苻”;“臣又土”是繁体的“坚”,谶文的意思是说:“这孩子将来会在咸阳称王立国”,于是家里人就给他取名叫苻坚。苻坚长大后继承了父亲的爵位,被封为东海王,后来他发动政变推翻了堂兄苻生继承了前秦的王位。苻坚在位时,重用汉人王猛,王猛厉行法治,惩办恶吏,为苻坚整顿了朝纲,他还鼓励苻坚推行了一系列促进生产的政策,使前秦的国力变得强盛,于是苻坚用武力消灭了北方的多个割据政权。公元375年,王猛去世,他临死的时候对苻坚说:“晋室现在虽然立于偏远的江南地区,但承继正统。现在国家最宝贵的就是亲近仁德之人以及与邻国友好。臣死以后,希望不要对东晋有所图谋。鲜卑、羌虏都是我们的仇敌,终会成为祸患,应该将他们除去,以利社稷。”
但王猛死后,苻坚却没有停止征战的脚步,公元376年,苻坚以前凉张天锡虽然投降了,但不忠心为由,出兵消灭了前凉。同年苻坚又消灭了拓跋氏建立的代国,完成了统一中国北方的大业。至此强大战车在苻坚的手里刹不住车了,他开始想要吞并东晋。公元378年,苻坚先派苻丕等人进攻襄阳,又让慕容垂、姚苌(cháng)率部配合苻丕。数月后,兖州刺史彭超请求进攻彭城,并建议苻坚出兵淮南,和进攻襄阳的苻丕配合,形成东西并进之势,一举消灭东晋。苻坚就派了俱难、毛盛等人进攻淮阴和盱眙,由彭超指挥东线作战。进攻襄阳的苻丕遇到了守将朱序的顽强抵抗,由于苻丕采用了苟苌孤立襄阳而逼其自降的战略,所以和朱序一直相持到了年末。前秦内部对苻丕拖长战事而耗费大量军资十分不满,苻坚于是下令苻丕急攻。由于襄阳军民已守了大约一年,已经十分疲累,再加上督护李伯护暗中通敌,导致襄阳城兵败城破。朱序被俘,苻坚认为朱序是个守节之臣,所以没有杀他,还让朱序当了度支尚书。
在东晋方面,兖州刺史谢玄奉命救援彭城,但彭城仍被前秦攻下,前秦军趁势又攻下盱眙和淮阴,威胁到东晋江北重镇广陵,秦晋的淮南之战爆发。谢安在建康布防,又令谢玄率5万北府兵,自广陵起兵应敌,谢玄四战四胜,粉碎了彭超、俱难等人的东线进攻,面对东线的大败,苻坚大怒要问责彭超,彭超被迫自杀,俱难被贬为了庶民,前秦的第一次南进以失败告终。战后,谢安因功晋封建昌县公,谢玄晋封东兴县侯。
此后的两年时间,苻坚忙着处理内部的宗室争斗。先是公元378年,在苻坚南进的同时,镇守洛阳的北海公苻重谋反,被平定后苻重获赦回府。到了公元380年,苻坚让行唐公苻洛为征南大将军,镇守成都,并命其由襄阳循汉水西上上任。而苻洛曾经立下消灭代国的大功,但却没有被苻坚重用,所以深感不满,更怀疑苻坚让他走襄阳另有所图,于是开始叛乱。这时苻重也出兵支持苻洛,苻洛起兵七万兵锋直指长安。苻坚大怒,出兵讨伐,在中山与苻重及苻洛的十万联军会战,很快生擒了苻洛并斩杀了苻重。事后,苻坚认为关东地区地广人多,于是决定从原居于三原、九嵕(zōng)、武都、汧(qiān)、雍等地的氐族人中分出十五万户,由各宗室统领分布于各方镇,如古时诸侯一般。被迁移居方镇的人们因为要与家人分别,都哀伤号哭,苻坚此举很不得人心。
公元382年,苻坚又应车师前部王弥窴(tián)及鄯善国王休密驮之请,派大将吕光等人于公元383年正月带领十万大军,去西域征讨不服前秦的焉耆(qí)、龟兹等国。出兵前阳平公苻融劝阻苻坚说:“西域地处偏远,他们的人不能够为我们所用,他们的土地也不能为我们提供粮食,当年汉武帝也征讨过西域,但最后都得不偿失。我们现在劳师万里之外,不过是重蹈汉武帝的覆辙,臣觉得没有这个必要。”但苻坚说:“两汉因为不能制服匈奴,所以出师西域没有成功。现在匈奴已经被我扫平了,我们这次征讨西域,一定会以摧枯拉朽之势平定他们,虽然是劳师远征,不过是传檄而定。到时候,我们的功德一定会流芳千载,这是多好的事情。”后来,很多大臣也都多次劝阻,但苻坚主意已定力主西征。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