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窦线娘暂时打发走,则是徐世业在柔肠百结中实在想不出来办法的办法。以窦线娘来要挟窦建德,也许需要时如果窦线娘不在场,徐世业装腔作势的吓唬一下窦建德还勉强可以做到;但即使是装腔作势的对窦建德威胁几句,当着窦线娘的面徐世业都会狠不下心来去说,就更别说有模有样的去做了!
而且,徐世业对待窦线娘这位直率、美丽的少女,现在就如窦线娘对待他一样、相互之间是无比的眷恋。因而,窦线娘并没主动提出来欲回到窦建德身边,徐世业因担心从此之后就会失去窦线娘、造成‘多情自古空遗恨’的后果,他就更不会主动去加以提出。
这并非是徐世业要顾忌什么脸面,而是因为他同窦线娘之间逐渐的情深意重、相互依恋,使得他实在是有些于心不忍、难以割舍。‘情’之一字,事实上并非是用‘理智’两个字就完全可以解析明白的。
秉性直率的窦线娘,做起事了也令徐世业内心里暗自嘉许的明快无比。隔日晨起,昨夜同徐世业相拥而眠的窦线娘,就十分不舍的带着两名侍女,在徐世业派给她用作途中保护的二、三十名铁骑护卫下离开了邯郸、前往汲郡。
自然,徐世业也是出邯郸城很远、很远的送了一程又一程,反反复复的叮嘱窦线娘要把心放宽、一切有他、多多保重。大约要送出了邯郸城二、三十里,徐世业才同窦线娘殷殷话别,遥望着坐在马上眼含情泪、臻首频回的窦线娘一行渐行渐远……。
相送叮咛间,徐世业也交代窦线娘,这些跟随前去的铁骑就不必遣回,到达汲郡后直接交给留在汲郡的徐聪管辖即可。徐世业还让窦线娘再次的带话给应该是他最为信任的一个人的徐聪(小三毕竟是徐世业来到这个时代后第一位与他共患难的人):无论发什么何种大事,均要以保护好杨集父女、窦线娘、李夫人为第一要务。如果几人中任何一位稍有差池,徐聪就不必再与他相见了!
徐世业的言外之意:如果几人出现了问题,徐聪也就只能是以来死来谢罪了!
隋末河北烽烟四起的乱局,时至今日已经持续了五、六年之久。从自称‘知世郎’、盘踞在长白山、以一首《无向辽东浪死歌》首倡起事的王薄始,相继崛起的大大小小反隋豪强不下数十股、近百股。
说来也奇怪!世人均言‘出头的椽子先烂’。
可是,直到目前为止,河北先后经过了隋庭悍将张须陀、杨义臣、王世充等的相继清剿和荡涤,使得大部分河北的反隋豪强不是被擒、就是殒命。
再加上徐世业一下子就兼并、荡平了王德仁、张升、李文相三股。目前,除了原来也并不是某一支反隋豪情最高首领的窦建德以外,河北也就仅存盘踞在恒山郡附近的魏刀儿(历山飞)、赵万海、郗士陵等有数、不太成气候的几小股,剩余的如王子英、翟松柏、甄宝车、亦包括高开道等,不是盘踞在极北的幽燕大地,就是盘踞在东隅的齐鲁大地,并未流窜至河北。
可这位首倡起事的王薄,虽然也经过了数次的一败再败,现在就连与他联袂起事的孟让也不知道被王世充给打得逃到哪里去了,但他却一直就大难不死、不离长白山附近的活跃在黄河两岸。这也许就是应了那句话:老鲶鱼难抓,油滑得入手即脱。
稍解释一下:王薄起事的长白山乃是现山东境内的长白山,而非是东北的长白山。王薄所作的《无向辽东浪死歌》中的‘无向辽东浪死’,乃是说的‘不要去辽东客死他乡’之意。王薄起事之时,正当是杨广征兵、征夫征讨高丽之时,王薄是借此来作为聚众起事的宣传口号、蛊惑人心。
蛇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因杨义臣、王世充相继在河北接踵而至的清剿和荡涤,使得包括隋末两大反隋豪强巨擘高士达、张金称在内的诸路反隋豪强相继覆灭(有很大一部分是被杨义臣给‘一勺烩’了),再加上已经聚众十几万的杨义臣部曲被遣散,进而也就使得在河北大地上失去了依托的散兵游勇随处皆是、开始四处流窜。
仅仅徐世业在这月余的时日内,相继在魏郡和邯郸所招拢、接收到的散兵游勇数量就已经超过了三万,并且还在源源不断的涌来。这,还是因徐世业所于的地域乃是河北大地的边缘,并非是散兵游勇数量最多的地区。由此,亦可知大多均是聚集在清河、渤海、河间三郡内的散兵游勇数量是何其之多。
因而,之前格谦的重新崛起之快(再次覆灭也快),随后的窦建德瞬间崛起,也就都不足为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