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5200笔趣阁 > 五胡的最后晚餐:乱炖南北朝 > 第一十二章二桃杀三士

第一十二章二桃杀三士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为了分化荆州军,司马道子采纳桓冲之子桓修的建议,任命桓玄为江州刺史,杨佺期为雍州刺史,桓修为荆州刺史,而贬黜殷仲堪为广州刺史。

殷仲堪一听诏命就明白了,原来几个出牌的都赢了,只有自己这个坐庄的是输家!因此大为恼怒,拒绝执行上级指示,催促桓玄、杨佺期进兵。桓玄、杨佺期得到了好处,不想出兵,磨磨蹭蹭的不听招呼。殷仲堪一气之下立刻回军荆州,遣使告谕自己的小弟说:“你们如不各自散归,我到江陵便剁了你们的家人。”

这可是比狠毒还要狠毒的威胁,谁不怕谁是孙子。于是,杨佺期的小弟刘系立即违抗军令,带领二千人西上。桓玄等人大惧,都赶快撤退,至寻阳才赶上殷仲堪。

聚在一起一商量,大家才明白,现在着了朝廷二桃杀三士的道儿。特别是桓玄由于兵力有限,羽毛未丰,需要殷仲堪相助。殷仲堪丢掉了荆州刺史,也需依仗桓玄的声望。出于共同的目的,三人便在寻阳重新结盟,这一次,风水变了,桓玄被推为盟主。大家共同约定,不接受朝廷诏命,联名上书朝廷,为王恭伸冤,要求处死司马尚之,刘牢之等人。司马道子被迫让步,将出主意的桓修撤职查办,宣布恢复殷仲堪的荆州刺史。

一座山容不下两只老虎,一公一母的除外。不久,这几个难兄难弟之间的联盟出现了裂纹。这就要怪桓玄小人得志。这次起兵,桓玄空手套白狼,取得了江州,拥有了最为富裕的地区,得到最大的实惠。这小子被推为盟主后,更加狂妄自大,经常挖苦杨佺期,你的祖上就是一个卖茶叶蛋的,有啥好得瑟的。而杨佺期为人骄悍,到处宣传自己门庭显赫,祖上是有钱人,来自北方高门弘农杨氏,甚至口出大言,瞧不起江东豪门,最恨别人揭自己的短。在盟誓坛上就想发难剁了桓玄,动手之际,被殷仲堪制止了。殷仲堪也不是对桓玄情深意长,而是害怕桓玄一死,杨佺期再对自己下手。桓玄觉察到杨佺期对自己不满,觉得留着是祸害,因此暗中打定了主意要灭了他。日子久了,殷仲堪担心桓玄跋扈,遂与杨佺期结为婚姻,相互支援。桓玄敌不过殷、杨二人,害怕被暗算,决定赌一把,于是上书朝廷,要求扩大管辖区域,壮大实力。

司马道子、司马元显父子鼠目寸光,一切看眼前,看不到以后,也想借机挑起矛盾,扶植桓玄,让他们互相残杀,以达到坐收渔翁之利的目的,但他们没有想象一人独大的后果是什么。于是下令分杨佺期所督长沙、衡阳、湘东、零陵四郡归桓玄管辖,又任命桓玄的大哥桓伟取代杨佺期之兄杨广为南蛮校尉。杨佺期被打了土豪,火冒三丈,一股怒气无法发泄。正在这时,后秦老板姚兴进攻洛阳,守军派小弟求救。杨佺期有了理由,即刻调集人马,声称援救洛阳,实则是想联合殷仲堪共击桓玄。

殷仲堪权衡了自己的实力,觉得自己就是楚汉相争中的韩信,帮谁谁就赢,问题是,一旦赢了的这一方得势,自己难免不被剁了。因此顾虑重重,既畏惧杨佺期兄弟骁勇,不敢得罪。又担心桓玄一旦被击灭,杨氏兄弟得势,自己反而受害。反正这一次自己没有损失什么,没有必要趟这趟浑水,不仅自己置身事外,他们也不能打起来,因为这是力量平衡的问题。于是极力阻止杨佺期动手,为了加重语气,派出军队在北境驻扎,摆出一副你不在老家待着,我就要去踹门的架势。杨佺期孤掌难鸣,更害怕殷仲堪抄自己的后路,只好忍气吞声,偃旗息鼓,乖乖的将土地交出去。

东晋隆安三年(公元399年),荆州连日暴雨不绝,长江泛滥成灾,平地水深三尺,民宅都养鱼了。殷仲堪守土有责,开仓赈恤饥民,仓库空竭,数日之间,财政破产。桓玄早就存了夺取荆州的想法,见时机已到,率军乘机西出。

首先袭取了屯积粮草的巴陵,然后哄骗梁州刺史郭铨,告诉他朝廷即将北伐,命令郭铨为自己的前锋。郭铨这个锤子竟然相信了这通鬼话,将强大的江夏军队拱手交出。桓玄一招得手,督诸军并进,继而进兵杨口(今江苏涟水县),击败殷仲堪之侄殷道护的棒子队,随后占领距江陵二十里的零口。殷仲堪见大势不妙,急召杨佺期相救,终因粮草奇缺而惨败,杨佺期兵败被俘。殷仲堪走投无路,率领数百人投奔后秦老板姚兴,刚刚跑到冠军城,被桓玄的小弟冯该截获,押送到广陵。桓玄根本不给老同志面子,将这两个倒霉蛋剁了。

东晋隆安四年(公元400年)三月,桓玄一举夺得荆、雍二州,话语权增加了,随即上表朝廷,要求领荆、江二州刺史。朝廷现在根本不敢招惹桓玄,立刻授予桓玄都督荆、司、雍、秦、梁、益、宁七州诸军事,后将军,荆州刺史,假节。但朝廷也搞了一个小动作,任命忠于朝廷的桓修为江州刺史。桓玄不满意,上书抗议,坚持领江州,少一个都不行。朝廷整不过他,加桓玄都督江州及扬豫八郡诸军事,并领江州刺史。桓玄得寸进尺,又提出以大哥桓伟为冠军将军,雍州刺史,以侄子桓振为淮南太守。朝廷这回学乖了,知道这小子犟,硬顶没用,于是照准。

这时,浙东一带的农民起义风头正劲,流氓头子孙恩手下打手众多,势不可挡,朝廷忙于派兵镇压,北府兵精锐尽出远征,没有功夫搭理桓玄。司马元显代父执掌朝政后,继续用佞臣,树亲党,聚敛无度,朝纲紊乱,没有凝聚力。加之桓氏子弟布列朝野,势力强大,因此,桓玄的种种非分之求,朝廷都有求必应。

桓玄独霸荆楚,兵强马壮,执掌了东晋半壁江山,于是广树党羽,安插小弟。任命大哥桓伟为江州刺史,镇守夏口;任命司马刁畅为辅国将军,督八郡,镇守襄阳;派遣小弟桓振、皇甫敷、冯该戍守湓口,控扼寻阳。迁徒沮、漳未开化的蛮人两千户于江南,设立武宁郡安置;招集流民,设立绥安郡,让自己的小弟担任新城市的领导。到处安插了爪牙还不放心,又在各郡安插小弟为郡丞,替自己掌管地方财产。

朝廷看到桓玄实力强大,因此调整了人员部署,下诏征调广州刺史刁逵、豫章太守郭昶之入朝上任。桓玄控制了重要交通要道,将这批即将上任的地方大员扣留,不让他们上任。

控制了广大地区,桓玄踌躇满志,自以为东晋天下三分有其二,成功控股朝廷,司马家的股本不多了,积极准备收购司马家产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