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醒来时,杨延顺正躺在地牢中间,身上并没有在再被人锁上镣铐,牢门也只是虚掩着。几缕阳光从天窗斜射进来,杨延顺却起身走进黑暗,“原来,我心中早已有他。佩显。。。愿你当做我死了。。。此生,怕是回不去了”,杨延顺紧握手中的白鱼玉坠,泪珠滚滚,落在冰凉的地面,发出‘滴答’之声,在寂静的地牢之内显得格外清脆。
耶律休哥再也没有出现过,直到月余后的一天,有兵卒将杨延顺带出地牢,在辽国的宫殿上,再次看到了思念已久的那身红衣。
那日大辽国正举行朝会,有左丞相萧天佐启奏:“太后,今有哈密国派来使者献贡,并带来一匹烈马,请我大辽君臣鉴赏。”
“哦,那就带他上殿!”萧太后说道。
不多时,一人跪倒殿前,萧太后俯身一看,呵!这人长得这个难看:大圆脸,紫脸膛,扫帚连鬓眉,蛤蟆眼,狮子鼻,鲶鱼嘴,两排大黄板牙长得歪歪斜斜,正是哈密国使者密斯托哈。此人一开口,声若洪钟:“密斯托哈参见太后!”
萧太后:“嗯!起来吧。密斯托哈,你是来进贡的?带来了什么啊?”
密斯托哈:“回太后,小臣带来了肥羊五百只,壮牛三百头,外加一匹烈马!若是大辽国有人能叫出它的名字并且降服它,我哈密国便心服口服,愿年年纳贡,岁岁来朝。若是没人能叫出名字,降服不了,我们不但明年不来纳贡,今年的也要带回去!”
此话一出,就有右丞相萧天佑驳斥道:“大胆的密斯托哈,居然敢口出狂言,威胁我大辽,小心我带兵踏平你哈密小国!”
萧太后:“丞相,我大辽向来是以理服人,若是真的没人能认得并且降服这匹烈马,不能让哈密国心服,这贡品不要也罢。密斯托哈,把烈马带上来让我们看看吧!”
没过多久,只见十二个武士抬上来一个铁笼子,铁笼子里有一骏马。这匹马长得威武漂亮:蹄至背高八尺,头至尾长丈二,鬃细毛长,躯体两侧洁白如玉,只是从鼻梁骨到尾巴有一道线是黑色毛,四蹄如碗,也是黑色的。头上长角,肚下生鳞。
众人看罢,皆惊叹不已!萧太后问道:“众位卿家可有认得此马的?”没人搭言。萧太后又看看身边的耶律休哥,问道:“大惕隐可认得吗?”
耶律休哥轻声道:“回太后,此马。。。我也不识。”
“哦?那你能降服它吗?”太后继续问道。
耶律休哥一撩官袍,跪倒在地:“请太后恕罪,臣近几日。。。身体不适,恐难以降服此烈马。”
萧太后笑道:“无碍,本后也只是问问而已,大惕隐身体不适要及时调理啊!你是大辽的肱骨之臣,可不能病倒了!本后明日叫御医给你瞧瞧。”
耶律休哥:“多谢太后!”
萧太后又看看群臣,问道:“果真没有一人能识得、降服此马以扬我国威吗?”
就在这时,品阶台前走出一人,向上一抱拳,朗声说道:“母后,儿臣举荐一人,定能认得此马并且将它降住!”
萧太后俯身一看,此人一身蓝袍,身高七尺,面润如玉,眉清目秀,鼻直口方,正是玉镜公主的三驸马,杨贵杨延辉。
萧太后一见是杨四郎,心中惊喜,她对自己这个三驸马很是满意,便问道:“不知驸马举荐何人呀?”
杨四郎:“母后,儿臣举荐杨平杨延顺!”
萧太后一听,杨延顺。。。杨延辉。。。应该是兄弟俩,便问:“杨延顺是你何人?你为何举荐他?”
杨四郎答道:“不敢欺瞒母后,杨延顺正是儿臣的八弟。他早年在东京汴梁常与宋朝的公子少爷们为伴,浸淫此道多年。后来与我一起被大惕隐擒拿至此,现如今就关押在地牢之内。只要把他放出,定可降此烈马!”
萧太后面沉似水,不悦道:“难道我大辽无人了吗?要让一个宋人替我出头?”
话音一落,耶律休哥便向前一步,趴在萧太后耳边说了些什么,萧太后听完转怒为喜,说道:“那就把他放出来,让他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