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5200笔趣阁 > 一代茶枭 > 第七章与匪斗茶(中)

第七章与匪斗茶(中)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七章与匪斗茶(中)

2018-04-15 作者: 龙贵圆

第七章与匪斗茶(中)

“好吧,贫僧虽藏有上好老茶,但未必是你所说的那种什么绝世灵茶。不过,这茶我也是藏了几十年,一直都是像宝贝似地深藏着。”悟实向前一步,抬头对着天花那几个窟窿,边摸胡须边说道:“倘若施主也想要的话,那就按茶道规矩,咱们来斗茶,一斗决胜负!你赢了我就给你些。”

“斗茶”,也叫“斗茗”、“茗战”,它的缘起可以上溯到宋代。当时社会上饮茶的风气极盛,人们对于品茗的追求已由过去单纯的解暑止渴上升为陶冶情性的饮艺活动,宋代朝廷也特别崇尚品饮,在地方建立了贡茶制度,地方为挑选贡品形成了评定茶叶品位高下的特殊方式,斗茶之风也就由此而生。

苏东坡就已有“岭外惟惠俗喜斗茶”的记述。此俗直至民国年间依然在广东惠州盛行。

不过惠人“斗茶”的情形,非如今冲泡式的功夫茶。东坡诗谓“薄薄酒,胜茶汤”,叫茶汤,是因为当中除茶叶外,还有其他配料如姜葱椒盐米豆油麻等。享用这种连渣带水煎烹而成的茶汤,古人说“喝”,惠州话说“食”,都不为无理“采茶作饼,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桔子芼之”,这种见载于汉末的喝茶方法,据说延至宋代后便逐渐消失,其实未必尽然。旧属惠州的海陆丰地区流传着一首竹枝词:“辰时餐饭已餐菜,牙砵擂来响几家。厚薄人情何处见?看他多少下芝麻。”这里说的擂茶,是惠东汕尾等地至今仍保留着的古老喝茶习俗,有客至或是喜庆事,必擂茶以示隆重。

到了明代,传统“斗茶”制作费工耗时,且经水浸、榨汁有损茶叶香味,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二十四年下了一道诏令:“罢造龙团,惟采茶芽以进”。从此,中国大部分地区停止制造团饼茶,蒸青散叶茶和炒青绿茶大为盛行。人们不再将茶碾成粉末,而是直接将散茶加入壶或盏中沏泡饮用,这一改革可谓中国饮茶史上的一大创举,散茶的出现,为讲求品茶情趣创造了条件,人们用散茶沏泡,更便于直接察色、闻香、尝味和观形,并能保留茶叶清香风味。

所以散茶泡法一直延续至今,包括现代的“斗茶”也已“功夫茶”为主要表演方式。

“斗茶?老子我天天泡茶喝,你丫偏要往枪口上撞,嘿,你这老秃驴还真搞笑。”透过臭网袜能看到匪头皱着眉头歪咧着嘴:“你该不会不是和我斗泡茶,而是要和我斗炒茶青吧?老子我可不是茶农,可不会那粗活!”

“莫惊,贫僧也不是茶农,没有茶园,何来茶青与你斗茶炒茶?!就是想跟施主你斗“泡茶”,比色、香、味。何如?”

“这样就没问题,把功夫茶具给我弄来,最主要是要好点的茶叶。”匪头双臂抱胸、抖着脚、仰着头、斜着眼鼻孔对着群和尚说道。

功夫茶具流行于闽粤两省,所以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套置于家中待客。所以法岩寺也少不了这些基本设施供虔诚的香客品茶论佛道。

悟化搬了张桌子,摆了个白瓷盖碗和三个白瓷茶杯,下面垫着一个极为普通的不锈钢茶盘,还有一包茶叶放在匪头面前,紧跟着往厨房烧开水去。

“悟虚师弟,把我房间的那个紫砂茶壶给我拿出来;也摆张小桌子和一个白瓷茶杯在我面前;顺便从那位网袜施主面前的茶包里面给我取五片茶叶出来;再给我打一碗温水。”悟实闭目悠然地叫道。【品文吧 - 为您精选好看的小说 www.pinwenba.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