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石祥祯遇刺高桥门(2)
2018-04-15 作者: 木吉他
第219章 石祥祯遇刺高桥门(2)
可是杨秀清把主要的兵力都用在了北伐和西征战场上,天京城需要大批的军队防守,上海与南京之间的许多州县,还掌握在清军地方部队和地主团练手中。对刘丽川送上的这份大礼,不是不乐意接受,而是没有更多的兵力去配合刘丽川,几次派出的小股部队,都被清军牵扯在苏州以西,无法接近上海城,致使小刀会孤立无援。刘丽川在一次一次的失望中苦苦支撑,始终没有见到太平军到来。
这的确是杨秀清不够重视,他辜负了刘丽川的一片好心和期望,致使刘丽川搭上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也没有将上海纳入太平天国版图。上海在那时候就已经是个不小的城市,与南京相距不过几百公里,防御比较薄弱。太平军在南京存兵几十万,长江上也有战船上万只,要拿下上海是非常容易的。可在杨秀清当政期间始终没有把打上海当重点,这到现在仍然是个谜。
其实上海的地理位置也是十分重要的,它处于长江入海处,北面是长江三角洲,东面是一望无际的太平洋,占有了它就具有海上、江面、陆地各种优势,大城市的人力物力,可以提供军需和兵源。杨秀清毕竟没读过书,文化水平有限,忽视了这些。在杨秀清脑子里“一打南京,二打北京”的口号已根深蒂固了,出洞庭、驻岳州、下长江,曾经占领过的武汉、九江、安庆也让杨秀清留恋不舍。于是,建都南京后,杨秀清脑子里只有两个概念:一是北伐、二是西征。
杨秀清没有到过上海,没有直观印象,上海所有的一切对于杨秀清来讲只是一种传说,所以他不重视。
向荣的江南大营作用就是:驻扎南京城外,不断骚扰、破坏天国都城。除了江南大营,在南京周围还有一些清王朝的地方武装和地主团练,在其他的州县与太平军展开争夺战。清王朝失去了南京,可是江苏省的人员配置还是补齐了的。不过所有官职前面都加了个“署”字,就是代理的意思。
署江苏提督福兴、署江宁将军苏布通阿、署江苏巡抚吉尔杭阿,加上比他们官大一级的两江总督怡良,所有江苏的军政大员全部都由满族人担任。在对抗太平军的最前线,咸丰帝对汉人还是不放心,包括后面的布政使、按察使、总兵之类也多是满族人。咸丰帝还是不忘祖上遗训。
尽管杨秀清不把上海、苏州当一回事,可清王朝却十分害怕太平军挥师东进,巡抚吉尔杭阿亲自带兵驻守在苏州,只是兵力还不到一万,加固了那么多城墙,修筑了那么多工事,又起什么作用呢?如果杨秀清想要打苏州,那一定摧枯拉朽。真是墙高万丈只挡不来之人。
这些江苏的代理巡抚、提督、将军们带领地方武装和地主团练,在南京城外各州县与太平军展开争夺战,也的确给太平军制造了很多麻烦,所以这一时期在苏、皖、鄂、赣四省,到处都是战场,太平军号称一百万,仍然感到兵力缺乏。守卫天京的二十五万天兵,为了保住根本,不敢轻易出城。花大力气,用大部队死守小天堂,首领们也犯了保守主义错误。
综合以上因素也就找到了,江南大营为什么能在天京城外安营扎寨的原因。洪秀全、杨秀清格外重视天京的防守,极力保住天国根本,同样清王朝也是如此,咸丰帝也格外注意防守北方,保住清王朝根本。
向荣因为有一次皇上严厉催促他加紧攻打南京,他感到兵力不足上奏皇上,请求从江北大营那里调一千骑兵过来攻城。咸丰帝听了十分愤怒:“你欲抽调我江北之兵,可先将你人头送来京城。”
可见咸丰帝是把守卫北京摆在第一,其次才是攻打南京。向荣经过皇上这一次辱骂,再也不敢提抽调江北兵力的事,即使自己再苦再难也硬着头皮去打南京。反正就是骚扰破坏呗!又不强调你一定拿下南京,只要让咸丰帝知道向荣不断在攻打南京城,他就高兴。
江苏目前的督抚大员都是满族人,可江南大营以汉族将领居多。向荣以几万人攻打几十万人,的确是一场老鼠玩猫的游戏。咸丰帝从一开始就命令向荣尾随太平军,一直跟到南京城边。咸丰帝的意思就是你向荣以后就不用干别的事了,就近距离与匪首纠缠吧,打不赢也要拖住他们。向荣所率的江南大营扎营南京城边危险系数最大,试想:老鼠玩猫把猫惹急了,一爪子搭来就可能置老鼠于死地。
向荣得寸进尺,见城内太平军没有大的动作,北京皇上又催促他大干一场,向荣命令张国梁带兵驻守七桥瓮一线,利用高地修筑炮阵,运来了几门三万斤大炮,还有一门六万斤大炮,准备轰击城内王府。想把老鼠玩猫的游戏越搞越大。
城内杨秀清再也不能等闲视之了,他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商量如何攻打七桥瓮江南大营,参加会议的有罗大纲、石祥祯等一些着名将领。
杨秀清道:“本军师以为江南大营区区几万人,龟缩在天京城外翻不起什么大浪。可是他们太自不量力了,总是骚扰我们,去年还假装卖菜人破坏我神策门外买卖街,给天国经济带来一些损失。现在他们又在七桥瓮高地架设大炮,轰我王府,可恼至极。本军师决定打击他们,罗丞相,你先带五千人出击,给城外妖兵一点颜色看看。”猫终于对老鼠伸爪子了。
罗大纲此时已经是冬官正丞相,是目前太平军中最能打仗的将领之一。他本来在江西、安徽战场攻城略地,仗打得好好的,杨秀清却突然将他调回天京,与城外清军作战。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罗大纲二话没说,顾不得时令正值三伏,天气十分炎热,仍然率领五千人的突击部队,向清军发起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