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廷议(下)
2018-04-15 作者: 国王令狐
八 廷议(下)
宁宗怔怔半晌,忽然双掌交击,发出一声响亮脆响,“好!好啊!李爱卿为国杀敌,冲锋陷阵,智勇双全,又骁勇善战,不愧是我大宋的国之栋梁啊!”
李烈连忙躬身道:“皇上谬赞了,微尘不过是仰仗皇上天威,又有韩相等诸位贤臣不遗余力的支持,更有三军用命,这才取得了些许小胜,实在不值一提!”
这官腔一打,宁宗眼中的李烈更显得不卑不亢,谦恭有礼,全无骄狂之色,不由更萌生了几分好感,喜爱之情溢于言表,不由开怀大笑,“爱卿谦虚的过了,爱卿如此将才,怎能不为国杀敌?驰骋沙场,建功立业正是当年,却去做什么观察使,实在是委屈了你啊!依朕看,那个两淮路观察使你就不要做了,还是给朕领兵打仗,守土开疆吧!”
“此事万万不可!”一个声音突然想起,打断了宁宗的话。宁宗皇帝一阵不悦,脸色阴沉了下来,闪目观瞧,正是韩侘胄出班阻止道:“皇上乃九五至尊,金口玉言,政令岂可朝令夕改?况且李烈刚刚官封两淮路观察使,还未赴任就另任他职,似乎有些不妥,朝廷官员任免岂不如同儿戏?请陛下三思!”
宁宗一阵郁闷,被平章国事大人的一顿抢白,说得面上一阵红一阵白,有些挂不住。不过韩侘胄位高权重,宁宗对他又一直信任有加,这个皇帝又是个耳根软的昏庸之辈,听了韩侘胄之言,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宋朝的皇帝并不能独断专行,全不似电视上演的那样,坐在龙椅上指点某某说你就当某某官吧,然后下边就会高呼遵旨,万岁万万岁。实际上皇帝要受到大臣相当的制约,按照制度,政令的形成,重要官职的任免,都会先由执宰大臣“平章”商议,再将“词头”也就是要点交由中书舍人起草,再将草稿由给事中审议,给事中有权缴驳;政令经皇帝“画可”即批准公布之后,台谏以至有关官员有权论列。
这种制度相对与后世的明清,尤其是清朝高度的中央集权制要宽松得多,很大的限制了皇帝专权,所以宋朝有很多昏君可以很长一段时间不上朝,不处理政务,国家机构仍能照常运转,较之后来清王朝高度中央集权,皇帝可以一言而决,独断纲乾,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平章国事韩大人一席话宁宗还真不知如何反驳。
李烈见状连忙跪倒,从怀里取出早就准备好的奏折高举过头,“皇上,韩相言之有理,微臣不过是一介小小将官,得蒙重用已是感激不尽,微臣年纪还小,资历浅薄,只会阵前厮杀,匹夫之勇罢了。观察使乃是四品大员,微臣实在难以担当,恐耽误了国事;而且微臣前段时间攻打徐州之时被金国刺客所伤,曾昏迷三个月之久,如今重伤未愈,每日备受煎熬,微臣请求皇上准许微臣辞去观察使一职,安心在家养伤!”
李烈的突然举动令殿上文武百官一阵诧异,观察使虽说并无实权,却是堂堂四品大员,李烈小小年纪能够得此殊荣已是万分不易,没想到他竟然自动请辞,实在是出乎意料之外,金銮殿上一时间嗡嗡之声大作,众人纷纷猜测他到底怎么得罪了平章国事大人,竟然要辞官以求自保。
史弥远更是一阵懊恼,本以为李烈乃是韩侘胄一手提拔,必是其一派无疑,这才鼓起勇气,千方百计冒着风险以明升暗降的手段将他调离泗州重地,没想到韩侘胄根本就没有保李烈的意图,反而时时打压,看来两人根本就不是一路人,自己煞费苦心难道竟是给人做了嫁衣裳不成?
宁宗好半晌才回过味儿来,沉吟一下才说道:“李爱卿平身,既然爱卿重伤未愈,朕便准了你的辞呈,你在家好生养病,终有一日朕要让你再上战场,为国效力!”
“谢皇上恩准,臣一定不负圣恩,将来驰骋疆场,再为我巍巍大宋开疆拓土,建立新功!”李烈恭恭敬敬的将辞呈交给司礼太监,深施一礼道:“皇上,微臣既已辞去官职,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请皇上恕臣死罪!”
“噢?爱卿自管直言!”
“刚才听闻众位大臣讨论泉州知府之事,臣心中倒是有一位绝佳人选可当此任。臣在泗州之时曾发现了一位人才,他乃是宿州名士,姓郭名庆生,字闻达,此人年富力强,满腹才华,文韬武略,堪称人杰,对于政务的处理极有天赋,尤其对商贸之事更有独到见解,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此人现任泗州团练使,我皇新继大统,万象更新,正是用人之际,如此人才焉能弃置不用?臣斗胆举荐,绝无半点私心,请皇上定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