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5200笔趣阁 > 宋韵 > 八十八 马鞍山(下)

八十八 马鞍山(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科学嘛,讲究的是实事求是。有些方法并不一定是绝对的,有很多看起来是不能改变的东西,事实上是最需要改变的。正向思维走不通的时候,你试试逆向思维,或许能有一片新天地。这正如人们常说的钻牛角尖,意思是说越走越狭隘,那是因为在从大的那头往小头走,要是从小头走向大头走,就会越来越宽广,会有一片全新天地。”李烈见陈彦东若有所思,接着说道:“你可以按照我说的方法试一下,如果可行,就改变现在的生产方式,同时派人也告诉宿州工坊!”

“谢谢将军教诲,我这就去找人试验!”陈彦东施了一礼,转身要走。

文睿一把将他衣领曳住,“你傻了不是?将军还没参观万呢!”

陈彦东心无旁骛,闻言一愣,一手极额,“瞧我这记性,忘了将军还在这儿,光想着赶紧试验了,将军恕罪!”说着连连鞠躬。惹得身后众人一阵大笑。

李烈也不禁莞尔,笑道:“我还有一些想法,你这一走,可就听不着啦!”

“啊?”陈彦东眼睛一亮,亟不可待说道:“将军快说!”

李烈也不计较他的失礼,缓缓说道:“刚才我看到那些俘虏开矿,实在是太过原始,一镐一锹,铁钎,铁锤,实在既浪费人力,又不出活,影响开采,如果让人将火药装进铁管,制成雷管,然后在岩石上打上一拍空洞,将雷管插入,引燃,只要雷管够多,半座山都能炸成碎石,这样岂不大大提高矿石产量?”

“哎呀!”陈彦东一下子蹦起老高,手舞足蹈,“我怎么没想到呢!太好了,这样绝对能将钢铁产量提高一倍甚至几倍,将军太厉害了!”

“还有,”李烈接着道:“起装矿石完全靠人力实在太过费力,效率也低下,我们可以用吊车!”

“吊车?那是什么东西?”一众工匠都面面相觑,不知所以。

李烈笑笑,取过纸笔,画出一幅图来。他说的吊车不过就是是滑轮组。李烈刚才看到奴隶和工匠们光着膀子搬运材料,累得象老黄牛,不仅人累,而且效率极低,马上就想到了省力的动滑轮组,再配上改变力的方向的定滑轮,装在支架上,可供起吊。李烈画出图纸,问旁边一个名叫沈三的铁匠能不能造出来,沈三是个极为手巧的工匠,很得陈彦东器重,所以刚才也被介绍给李烈认识,他看了一下想也不想地说:“能,肯定能,这东西不难造。”

南宋时期的产业水平相当的高,要造滑轮还不是难事,李烈也有信心,笑着说:“你先造出来,我再教你运用之法。”古人并不知道滑轮组的妙用,要解说的话真的有点难以说清楚,要是根据实物来解释就容易多了。在制造滑轮组的事情上再一次展现了陈彦东的高效率,才过了半天他就兴冲冲去见李隽,告诉李烈滑轮组造好了。李烈指着滑轮给众人上课,教会他们使用之法。按照李烈的说法,应该很神奇,沈三兴奋地命人使用,第一次就吊起了好几百斤的重量,要往哪里放就往哪里放,好用得很。这一来不仅陈彦东给唬住了,就是那些工匠也给唬住了,惊得嘴巴老半天合不拢。李烈心想这有什么好稀奇的,在他来的那个时空谁也不会用这种费力的土玩艺,只有在小工厂里才能看到那种工人们称为‘倒链’的工具,现代化工厂用的是吊车、吊臂这些现代化的机械,一次性可以吊起几千斤甚至更多,象滑轮组这样费力又费事的机械根本就见不着,只有在物理教科书里才会提到,他们居然当成了惊世之作。

李烈没有想到,他为了应急设计的滑轮组给陈彦东和沈三加以改进,制造出了多种型号,更加方便适用,应用在各个领域,特别是在修路、建桥、筑城这些方面的使用,甚至传到宿州,为两淮建设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在马鞍山呆了一天,李烈辞别文睿等人,他考虑了很久,还是决定不去见辛弃疾,而是直接渡过长江,向西北而去。

本书源自看书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