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奇葩的吴淞起义(上)
2018-04-15 作者: 恶魔奥斯卡
第28章 奇葩的吴淞起义(上)
吴淞历来是中国的海防要塞,位于黄浦江与长江汇流处,东距长江口30余公里,北与崇明岛、东与长兴等岛隔水对峙,扼长江主航道翼侧,为上海、南京的通海门户,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故而在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满清入关时期,控制了全国大部地区后,吴淞作为长江门户,就长期处于激烈的争夺中。
从清顺治八年(1651年)至十二年,明将张名振、张煌言的舰队曾4次进攻吴淞,3次攻入长江口。
顺治十六年,郑成功率大军进入长江,直逼南京,满清王朝受到极大震动,因此加强海防成为迫在眉睫的头等大事。
随后满清王朝在黄埔江西岸——吴淞杨家嘴大肆征用民夫,修筑炮台要塞,康熙五十七年又在杨家嘴对岸修筑炮台,两座炮台夹江对峙,东岸的炮台称东炮台,西岸的老炮台改称西炮台。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也即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第三年,英国侵略者曾向吴淞炮台大举进攻,江南水师提督陈化成在此与英军展开殊死搏斗,当时西炮台是吴淞口的主阵地,拥有175门火炮,东炮台只有20余门大炮,属辅助阵地。
战斗结局不用说是大清战败了,土枪土炮干不过洋枪大炮,炮台碉堡纷纷被命中摧毁,再加上满清官兵堕落**,贪生怕死,两江总督带头临阵脱逃,最后吴淞口失守,长江门户洞开,侵略军长驱直入,迫使清政府在南京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第一次鸦片结束后,满清未再修复东炮台,而是将防御设施集中于黄埔江西岸的吴淞口地区,置各种大口径重炮三十多门,不过在整个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满清江浙地区的地方官员却开门揖盗,以整个上嗨地区作为通商口岸为理由,未做丝毫抵抗,任由英法侵略军在上嗨、广詶等地区集结、补给,而后强盗们明火执仗,径直长驱直入渤海湾,入侵首都,火烧圆明园。
如果说英法强盗能够凭借一小撮军队能够干翻拥有四亿人口的古老中国,那些满清汉奸和带路党实在是功不可没呢。
······
1861年10月12日晚,吴淞口西炮台外来了个形迹可疑的长袍青年,一身儒生打扮,站在隘口外就那么肆无忌惮的打量着西炮台的防御布局。
这时的吴淞口西炮台可算是一座小而倪坚的近代化要塞,工程仿照西洋式样,架木排桥,外用三合土筑造。后又三面围筑土城,长550米、高4~6米,垛墙高2~3米,内设暗炮台11座、明炮台3座、弹药总库2所、小库11所,装配弹药房2间、兵房46间,共安装大口径前膛洋炮12门、小炮6门。可以驻守士兵1200~1500余人。
这时候的负责守御吴淞口炮台的,主要是李鸿章的淮军嫡系部队,张树声统领的二营‘树字营’九百多名合淝子弟,另外还有二百多满人旗兵负责守卫两座弹药总库,为首的是一名叫岱善的旗人副都统···说白了,这两百多名从苏詶旗营逃到上嗨的满族兵才是最受信任的大清忠诚子民,也是两江总督、总理衙门大臣瓜尔佳·文祥特意派来当监军督战队的。
至于兵士们的武器弹药倒是齐整,全数装备了西式燧发枪,这真是要感谢友好邻邦沙皇俄国了,这好邻居没有白白取走我们中国一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土地,鸦片战争期间他们不但上蹿下跳的‘调停’,而且还慷慨赠送了一万支燧发枪和相应弹药给大清,李鸿章立即把这批精良武装优先装备了淮军,再也不肯使用假洋鬼子粗制滥造的国产货了。
此时在炮台城垛上,得到巡哨士兵禀报的‘树字营’统领张树声正和担任营官的三个弟弟树珊、树屏、树槐一同用单筒望远镜向外眺望,很快他二弟张树珊放下望远镜,大声道:
“没错了,大哥,外面站着的那个家伙就是刘六麻子,这小子据说早就降了太平军,被派到江阴修工事去了,这当会儿这小子突然冒出来,八成是给太平军当说客劝降来的。大哥,你若不想见他,我就下令开炮轰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