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声几兄弟将书信翻来覆去看了几遍,又递给了刘铭传,半晌后刘铭传才面色阴沉的点了点头,承认了这份书信的真实性···不过,刘铭传那脸上的表情如同吞下了一只苍蝇,恶心反胃!想到自己冒死来说服同乡们反正,结果却被一帮满洲旗人拔了头筹,而且这位都统还是太平幼主殿下的外戚,自己奈何不得,脸色自然好看不到哪去。
不过这也让张树声再无疑虑,他将书信郑重叠起,令兵士奉还给岱善,而后双手抱拳过顶,唱诺道:
“既然岱善大人首倡起义,我张氏兄弟愿意攀附尾翼,一同弃暗投明,今后还望岱善大人多多提携!”
张树屏、张树珊等人一同俯首抱拳,齐声表态: “我等兄弟愿意跟从兄长!”
满洲副都统岱善哈哈大笑,连连摆着手,雄心勃勃的倡议道:“吴淞炮台不过是个隘口小邑,献城之功也值不得什么,众位汉家弟兄!愿不愿意与某家同去一遭上嗨县城?某家凭借正宗旗人的身份,当先诈开城池,张兄可趁势率军杀进城去,袭占县城与夷狄租界,立此奇功一件!”
“奇袭上嗨?”张树声目光闪动,沉吟着道:“这个···上嗨县城驻防着二三千绿营勇丁,抚标亲兵至少还有三百之数,那租界也还有一千五百名洋枪队,咱们这一千多人,只怕兵力太不充裕了吧?”
“无妨!”刘铭传却接口过来道:“愚弟麾下还有六百多合淝子弟,俱都带来隐藏在三里外的树林里,正好与振轩兄合并一处,跟随岱善大人立此奇功!此外,树林里还埋伏着太平军何(文庆)天爵所部一万五千多黑旗军,正好可以随后呼应,只要岱善大人诈开上嗨县城,大军必可一灌而入,轻取此城!”
“就是这个理儿!”以太平军国戚自居的岱善眯着眼睛笑道:“国丈麟大人说了,那上嗨县城里虽然还有二千多绿营丁勇,但是以闽粤人氏居多,大都赞同暗附太平圣军,咱们大军一到,就是一片倒戈反正的场面,此战已趋水到渠成之势,成功甚易!”
张树声、张树屏、张树珊及刘铭传等人齐齐向岱善拱手应诺:“某将愿意听从大人调遣,誓死相随!”
当晚,吴淞西炮台就这样兵不血刃的易帜了。
半个时辰之后,一队太平军开进土城隘口,接管了西炮台要塞,而二千多合淝口音的‘淮军’部队,则在城外整队汇合后,由二百多名正宗的八旗旗兵领头,唿哨着向着上嗨县城开拔而去。
呃,尽管吴淞起义的结局很出人意料,但从另一角度看来,幼主贵福哥的‘民族融合’政策看来很是奏效,他勤奋的日夜耕耘没有白费,批量轮幸满女后,结亲产生了的数以千计的‘满族外戚’,这些满人新贵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卖起满清皇帝和旗人利益来也是不懈余力,义无反顾啊。
由此看来,中国史学家创造发明‘民族融合’政策名词真是很有效,很伟大啊!
看書罔小说首发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