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坚拒绝董卓的利诱之后就带兵进军大谷,此时他离洛阳只有九十里了,董卓见孙坚势如猛虎,就一把火烧了洛阳西逃了(皇帝在反董联盟成立之初(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初),就已迁都长安,而董卓是在初平二年四月到的长安)!于是孙坚进入洛阳,看见了被董卓糟蹋的不成样子的洛阳城!洛阳变成了废墟,当然不能驻军了,于是,他带兵返回了鲁阳!至此,《三国志》中对孙坚讨伐董卓的战争的描述结束了,但因为《三国志》写得太简单,对很多事都没记载,比如说攻下洛阳后孙坚为什么不继续进攻而返回鲁阳,还有那着名的“传国玺事件”等等!所以裴注引了大量的材料来说明这些《三国志》没提到的事,下面我们就来说说这些裴注所引的《三国志》没提到但很有名而且被《资治通鉴》所收录的事!
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在张让等宦官挟持少帝、陈留王逃出宫时,曾记载“六玺不自随”,而在迎回少帝后又说“失传国玺,尔玺皆得之”。这说明司马光认为东汉时皇帝的御玺有六颗,传国玺是其中一颗,后来其他五颗都找到了,唯独传国玺没找到!但这种说法与《三国志》裴注的记述就有矛盾了,裴注引《虞喜志林》说:“天子六玺者,文曰“皇帝之玺”、“皇帝行玺”、“皇帝信玺”、“天子之玺”、“天子行玺”、“天子信玺”。此六玺所封事异,故文字不同。”“传国玺者,乃汉高祖所佩秦皇帝玺,世世传受,号曰传国玺。案传国玺不在六玺之数,安得总其说乎?”这说明裴松之认为,传国玺不在六玺之内,而且他是有史实根据的,这说明皇帝的御玺有七颗,最重要的是传国玺!而陈寿在写《三国志》时也正是看到了六玺与七玺的矛盾,所以干脆有关御玺的事情他就干脆不写,省得出错,从这我们也可以看出陈寿下笔的谨慎!至于我为什么写“御玺”而不写“玉玺”,那是因为这御玺并不一定就是玉做的,孙皓降晋时呈上的那六颗御玺可是金子做的!裴松之对此评论说:“无有玉,明其伪也。”所以你看《资治通鉴》也只写作“传国玺”,可见我们今天“传国玉玺”的说法是不准确!至于孙坚得到的那颗传国玺是不是《三国演义》中的那颗王莽时留下的“金镶玉”,那我就不得而知了,感兴趣的人可以去考证一下!
据《资治通鉴》记载“(孙坚)得传国玺于城南甄官井中!”这与《三国演义》的记载大致相同!但《三国演义》把这事做了一番加工,你去看《三国演义》(毛本)第六回的题目就是“匿玉玺孙坚背约”。那这就是天大的冤枉了啊,裴注上明确说:“臣松之以为孙坚於兴义之中最有忠烈之称,若得汉神器而潜匿不言,此为阴怀异志,岂所谓忠臣者乎?如其果然,以传子孙,纵非六玺之数,要非常人所畜,孙皓之降,亦不得但送六玺,而宝藏传国也。”这说明裴松之相信孙坚根本没藏传国玺,你看孙皓降晋时也只有六颗金玺嘛!(再说孙坚得传国玺还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呢,陈寿写书时不就因为有矛盾没写进《三国志》嘛!)如果《三国演义》说的是真的那孙坚的人品就大大有问题了!
传国玺的故事还没完,《三国演义》在后面又说道,在孙坚死后他儿子孙策之所以能起兵创立东吴大业,是因为最初他用传国玺跟袁术换的兵!而袁术得到御玺后就野心膨胀,后来自称黄帝,结果兵败身亡!(我怎么看这传国玺比灾星还灾星呢)
攻下洛阳后孙坚为什么不继续进攻而返回鲁阳呢?裴注引《吴录》说是因为袁绍派会稽人周喁为豫州刺史来袭取豫州,当初袁术表孙坚为豫州刺史,自己的州郡被袭(而且还是名义上的自己人),他当然要回救!他兵力本来就不多,与董卓战时还消耗了这么多,与袁绍力敌自然没胜算,那他就不得不借助袁术的力量了!
孙坚虽为一代英豪,但他的结局却是很悲惨的!《三国志》说:“初平三年,术使坚征荆州,击刘表。表遣黄祖逆於樊、邓之间。坚击破之,追渡汉水,遂围襄阳,单马行岘山,为祖军士所射杀。”孙坚是被袁术派去打刘表时被刘表的部将黄祖的部队射死的(估计乱箭穿心,死的壮烈)!后来,刘表与东吴为此成为世仇!
纵观孙坚的一生,可以说是纵横疆场无人可敌啊,连大名顶顶的吕布都败于他手(见《资治通鉴》),但最后却死于小小的黄祖箭下,不能不说是种遗憾!(当然前面还有被徐荣打败过一次)他的死与他勇武刚烈的性格是分不开的,应该说孙权是很了解他这个父亲的,从他给他老爸的谥号“武烈皇帝”就可看出一二!
《三国志》评价他说:“孙坚勇挚刚毅,孤微发迹,导温戮卓,山陵杜塞,有忠壮之烈。然轻佻果躁,陨身致败。”说明陈寿对孙坚的忠勇刚烈是很推崇的!但同时对他做事鲁莽、浮躁,以致陨身致败的结果也非常惋惜(这点孙策与他父亲最像)!这个评价是非常到位的!裴松之对孙坚的忠烈也是大为赞赏的!而《资治通鉴》用董卓的话说:“坚以佐军司马,所见略与人同,固自为可;但无故从诸袁儿,终亦死耳!”(这肯定是司马光杜撰的,他难道能知道董卓说过这话?)这句话也可以说是司马光从侧面对孙坚的评价(当然是用董卓的口气来说)!孙坚的死,固然与二袁脱不了关系!而我对孙坚的评价这节开头就讲过:“三国勇武第一人!”这时可以再加一句,那就是:“中国历史上难道的一位忠勇刚烈之士!”(这里排不上第一,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