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山珍正好在他不远处,忙飞身过来,可是还是迟了一步,他被另一个清兵一刀砍掉了脑袋。大名鼎鼎的武林豪侠归辛树在这场战斗中牺牲。诸葛山珍极为心痛,疯狂地挥舞着手中的大刀,杀得两眼赤红。
眼前的形势越来越危急,后面的清兵月越来越多,新卫军急剧减少,杨延麟率领几百号残兵也投入到战斗中。
宇翔则拿着望远镜观看着敌军阵地变化,突然,宇翔看到一人骑着高头大马,气势非凡,对着战场指指点点,这些人在距离新卫军的阵地四里之外,显然,这人觉得他所处的位置是安全的。宇翔直觉觉得此人一定是清兵中重要的人物,因为与清兵打交道较少,不敢确认。
他将望远镜递给卢象升,卢象升仔细观看后说道:“这人一定是岳托,是清兵右翼军统帅。”
宇翔喜出望外,赶忙叫来张有良,让他看看,这个距离用红衣大炮实施打击,有把握吗?
张有良在望远镜中看了看,比划了一下,说道:“距离太远了,单个人的目标太小,只能试试看,不一定能一击成功!”
宇翔扶着张有良的肩膀说:“尽力而为吧,除掉这个人对这场战斗很关键,关乎到这场战斗的胜败,关乎新卫军存亡。”
张有良深知这个任务的艰巨性,他领命而去,掀开了盖在红衣大炮上的伪装,亲自上前,调整好角度,极为用心调整角度,直到令他满意了,这才点火。
卢象升惊奇地看着红衣大炮,这门大炮与他所见的铸铁炮明显不同,通身用纯钢打造,做工设计比他所见的铸铁炮不可同日而语,更重要的是,四里的射程,要做到精准打击,那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宇翔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上了,清兵已经借助着难民,冲破了新卫军第一道防线,与长矛兵展开肉搏,而特种兵团和援兵团已经冲出去了,剩下的人,在刘向勇,刘向信等人的带领下,殊死抵抗,赵晓和祝一堂带领的神枪队,对敌人实施点射,才能勉强顶住,可如果时间长了,清兵源源不断,那就够呛。
再说岳托,利用难民冲阵,宇翔为了保护难民,派出精锐进行疏导,正中岳托下怀,岳托非常高兴,觉得胜利在望,他不顾下属劝阻,要亲临一线探个究竟。
在远离虎蹲炮的射程外,他挺了下来,觉得这个地方绝对安全,观看着战场的局势,调度和指挥人马,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他进入了新卫军的红衣大炮的射程内。
一声轰鸣。红衣大炮吐出火光。
宇翔在望远镜中看到岳托所在之地腾起一团烟雾,清兵乱作一团。
宇翔大喊道:“好!打中了!!打中了!!继续开炮!”
张有良迅速指挥人填装炮弹,又是一声巨响,这次正中敌人人群集中的地方。
宇翔高兴极了,将望远镜交给卢象升,命令道:“全体军兵,准备反冲锋。”
火。枪兵们纷纷地上好刺刀,新卫军吹响了反冲锋的号角。
只见新卫军个个如猛虎下山,朝着清兵扑去。
就在此时,清兵吹响了撤退的号角,清兵们如潮水般撤退,新卫军从后面掩杀,斩杀上千清兵。
宇翔见好就收,令新卫军收兵。
诸葛山珍和夏侯商元这才一松,瘫坐在地上,他们都快顶不住了。穆人清抱着爱徒的尸身,痛哭出声,他的两个徒弟,从小就跟着他,他一直将他们当做自己的亲生儿子抚养,如今两人都没了。那种悲痛可想而知。
只见新卫军的征地前面,躺满了一层尸体,有些没死的,还在做最后挣扎,有军兵,也有妇女儿童,场面惨不忍睹。
宇翔命令,迅速打扫战场,将新卫军、绿林人士的尸体收起,以备厚葬。将难民聚拢起来,老弱病残就近向广宗县迁移,暂时寻求安置,将他们脱离战场。一些尚有气力的难民,则帮忙护送伤兵朝鸡泽县方向转移。由于死伤的人数实在太多,人手根本不够,再者害怕清兵从后面追击,有战斗力的新卫军必须坚守阵地。
正在宇翔发愁人手不够之时,这时,从四面八方跑来许多百姓,不知是谁将新卫军人手不够的消息传出去,本来躲起来的百姓纷纷从藏身处跑出来,牵着马,赶着牛,帮忙新卫军运送伤员和战死者的尸体,长长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头。
这些人知道,战事还未结束,危险随时可能降临,可是他们不计个人得失,在民族危难的时候,挺身而出,他们爆发出来的爱国热情,比起朝堂之上,那些满嘴仁义道德的大人们,强了不知多少倍。他们不惜宝贵的生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出他们对家园的热爱,对侵略者的痛恨。
宇翔此刻的心境,有了很到的触动,那些朝堂之上的大臣们,就知道忠君爱国,可养活他们,守卫他们安全的这些老百姓,谁去忠于他们,谁去爱他们呢,再看看阵地前,惨状各异的妇女和儿童,他们有什么罪过,要遭受如此的战争之苦。
想着想着,宇翔的眼泪不由得泪流满面。旁边的卢象升看到眼里,非常吃惊,他猜不透,这位年轻的铁血将军,他的泪为谁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