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谁告诉你我想回去了?”曹昂气急败坏的说道:“你可知道如此一来,误我大事也!”
“啊?”百人将吓得脸色苍白,呐呐说道:“公子乃是主公长子,怎么会不想回许都呢?便是俺们这些粗人,一想到家人都在豫州,就想着逃出南阳,早日回家啊!”
曹昂叹了口气,说道:“说了你也未必能懂。你可知道南阳士卒为何肯为刘都督出死力?为何军中将官不愿贪腐克扣?为何百姓会拥戴刘都督,反而与朝廷、与大将军作对?”
一连串的问题问的百人将目瞪口呆,联想到在南阳军中的这些日子,他的眼神便也有几分迷茫。在南阳军中虽然也是等级森严,但却很少有军官克扣士卒口粮,不把士卒当人看。若不是家中老小都在豫州,他有时候也会想,在这样奖罚严明的军队中,也许能混得更好呢。
然而想到家中老母和孤苦无依的妻子儿女,这百人将便不再犹豫了。
事到如今,曹昂也不想过多责备他们,只是不知此番回许都之后,父亲能否听从自己的建议,与刘琮罢兵言和呢?
曹昂被叛军裹挟逃走的消息尚未传回许都,身在襄阳的刘琮便先知道了。
这件事让刘琮立即意识到,随着南阳军的不断扩充,基层军官的问题便愈发严重。至于曹昂,他上次回南阳之后曾与之交谈,对于曹昂的想法倒不觉得有什么不对。说实话他还是比较欣赏曹昂的,只希望他别早早挂了。
然而基层这些百人将甚至都伯、什长可以说是构成军队最基础的骨干力量。这些力量如果不能保持对自己的忠诚,对于南阳军来说,亦是相当危险的,不过既要忠诚又要有能力,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光靠宣正郎的努力是不够的。毕竟随着早先那批少年护卫陆续放入军中担任宣正郎,如今身边的护卫只是特卫营挑选出来忠诚之士,单就能力而言,并不适合担任百人将等基层军官。
如何解决?按照刘琮的想法,最好还是由自己培养,可如今自己哪儿有这么多时间呢?大战在即,各项准备正在紧张进行,赵云领明光骑往叶城增援、张绣回宛城坐镇、魏延率炮车营休整。至于徐庶等人,更是忙的不可开交。
问计于贾诩,贾诩沉吟片刻之后,却对刘琮说道:“都督觉得张辽、高顺如何?”
刘琮有些纳闷,不知贾诩为何会突然提起他们两位,不过还是认真答道:“他们都是大将之才,可惜却跟错了人。”
贾诩微笑道:“此二人久在吕布麾下,能被都督青眼所加,难道吕布就没有一点可取之处吗?”
“和吕布有什么关系?”刘琮下意识的反问道,在他想来,那是张辽和高顺的个人能力而已,这两位可谓是职业军人的典范,张辽在历史上的成就自不必说,高顺若不是英年早逝,想来成就未必就会低于张辽。
贾诩道:“吕布此人或反复无常、有勇无谋,但张辽、高顺之能,未必便没有他的原因。”
刘琮细一思索,也觉得有几分道理,也许自己对吕布执念太深了?正犹豫不决,旁边诸葛亮笑道:“都督只用其能便是,何必顾虑太甚?以亮观之,吕布这些年之所为,或被人诱使,如当年杀丁建阳以投董卓、被袁术诱使夺取徐州;或形势使然,如昔日之杀董卓、今日走南阳投奔都督。如此一来,反复之说便深入人心。若论其品行自然有其不是之处。至于有勇无谋,难道对都督来说,不是件好事吗?”
其实刘琮也知道,无论是三国志还是演义中,吕布都不算是坏人,真说起来,不过是个性冲动,做事不考虑后果,又容易听信别人罢了。而贪财好利这些缺点,在刘琮看来反倒不算什么。
或许正可以借此机会,将吕布架空,好收了张辽、高顺二将?
只是吕布这家伙也不是那么容易搞定的啊。刘琮皱眉道:“若是吕布不愿意,又当如何?他如今虽然来投荆州,只怕仍然抱着打回徐州的想法,否则也不会几次三番向我索要兵器军械了。”
对于这一点,贾诩心中早有定计,只是他生性谨慎,怕万一将来发生什么事,自己倒说不清楚了。而且以刘琮的性情,未必会同意自己的想法。其实他的想法很简单,娶了吕布的女儿便是,吕布好面子,如此一来自然就好哄了……
刘琮此时还不知道贾诩心中所想,思忖片刻后说道:“反正要回宛城,途径安众时见了吕布,先试探下他的想法便是。只是这件事现在就要提前做,我的意思是从世家豪强子弟、流民及本地普通百姓子弟中挑选一部分,再从军中选出一些有经验的年少士卒,组成亲卫队,一如昔日旧例。”
贾诩点头道:“如此也好,那过些天便动身返回宛城吧。”
“还要等几天,据报益州送粮的队伍已过了江陵,再有数日便到会襄阳,那领队之人,我倒想见见。”刘琮想起昨日收到的另一个消息,笑着说道。贾诩和诸葛亮对视一眼,什么人竟然让都督如此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