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媒体同行之间的一种互惠互利,毕竟大家都能省去派人到异地采访的费用嘛。
至于热心于四处转载新闻的普通网友,就是这种互惠互利中的单纯受惠者。
他们本身并不参与采访,本身也没有什么原创的内容,能让正规媒体人使用。但由于这种貌似无法从中得利的个人转载行为,对正规媒体发布的消息也能起到一定宣传作用,正规媒体们也不会太小气就是了。
龙氏传媒有限公司旗下的宣传团队里,有不少人自己本身就是网虫,在晚上最喜欢上网冲浪灌水当消遣。
他们见记者招待会的新闻反响不错,于是不用别人提醒,就开始了自发的推波助澜煽风点火。他们一开始见没人提及宣传口号的原作者,便将原作者昨天上午在整人节目上的表演片段给转了过来。
这样一来,既能提高自己下午工作带来的效果,又能在解除别人的“未知”中,来满足自己的一点点小虚荣心,可算得上是双赢啦。
至于龙豪大哥那边会不会有什么不满意?不可能啦,谁不知道大哥他才是公司里最好“虚荣”的人啊?宣传效果越好,相信他只会越高兴吧。
龙豪他的为人可是正经好那虚荣。对他来说,自己想出名想当大明星,除了满足生活中对各种物质享受的追求以外,就是能够满足他自己对名气的渴望了。
一个人想出名,喜欢出名,基本根本就无所谓是“对”还是“错”。用“对或错”这种概念去衡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行为与存在,本来就是一种很幼稚的想法。
具体的“对或错”,不应该光看该行为或存在本身,而是应该看被这些事物带来的具体影响。
故事讲到这儿,又到了要回首过去,回忆故事的过去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只有一一了解到相关人物的过去,才能让相关人物在人们心目里的形象变得更加具体。
这次要回忆到的过去,是一段男女间的三角关系。
男是两男。
其中一个人是龙豪,一个从年轻到老,都一直被许多人称做“大哥”的老明星。他自己很不服老,曾笑称自己永远都是年轻人。
当然啦,人总是会长大的嘛。现在的龙豪还是如年轻时那般浪荡,可没有年轻时那么敢胡乱玩命啦。
另一个人小时候被人称为“阿志”,一开始向朋友们则自称“志仔”。
当他有了点名气以后,便要求朋友们改称他“志哥”。在他就任海州电视台台长一职前不久的日子里,已经统一要求别人称他为“志爷”。
与这两个奇特男子对应的一女,就是龙豪的小师妹兼义妹,也就是刘佳前不久参与过的那次秘密治疗的患者。
这位女性就是兰凤绫。
在刘佳眼里,他对兰凤绫的印象可是一点都不好。
说实话,那次被兰凤绫随口就“请”走了以后,刘佳他没有当场翻脸,那还是多得龙豪他从中卖老面子,且年轻人还真的看在那老面子上,才忍了口气。
兰凤绫她当然不是一直都这么口不择言,其中可有不小的原因,还真是如龙豪所说:
“她的口不择言是被别人教坏了”。
况且对于一个刚从忧郁症中稍微恢复过来的病人,刘佳他也未免太过讲究,太过急于要求对方注意言行举止。
严格来说,兰凤绫她并不算是个成功的艺人,甚至连合格的艺人都不太算得上。她在舞台上的形象比较单一,古装戏多是演些性格冰冷的“三无”女侠,现代戏则多是同类型的“三无”女捕头。
虽然她在打斗场面有着不错的表现,与她合作过的动作指导,大多都会夸奖说“与兰凤绫合作,打戏从来都是一次就通过”。
但除了动作场面以外,她自刚入行之日起,几乎没有在正经演技方面有过进步。无论是刚入行,还是现在的半隐退状态,她的演技多年来几乎就没有变化过。
可以这么说,如果抛开外在因素,让兰凤绫她单纯以自己的实力去闯荡演艺界,她很可能只能成为一个替身演员。
她与她自己的师兄--钱子义,在某些方面来说,算得上是同一类人。这类人压根就不该从事演员这种工作,要不是某些因素,估计这两人早就改行去了。
钱子义的性格是害怕与陌生人交流,而兰凤绫她?却是不喜欢与陌生人交流。这师兄妹两人性格里的一大共通点,就是这两个性格较孤癖的人,却都十分重视友情以及亲情。
在外人所不知道的隐私事里,如果不是为了完成当年自己对父母的承诺,以及想要追寻大师兄龙豪的足迹,兰凤绫她当年根本就不太可能去当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