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名符其实的圣人以外,但凡是个人,做事情都难免会有错漏之处。至于胡乱提出要求,让别人做出些不现实的表现,然后便恶意批评说别人办事不力。这种言词,跟先射一箭再绕着箭四周来画靶子,两种脑残行为之间又有多大区别?
笔者在这里要介绍一下故事世界的背景。
从广义上来说,“官府”泛指王土国所有最高级别的行政机构。“官府”这个名称,也是王土国人民,或说王土国“百姓”对国内一切行政机构的统称。
“衙门”却是个具体的名字,是“官府”之下的某个分支机构,其主要职责就是“维持法纪”。
与这类似的分类,在本故事里还有一处。
所谓的“官差”,其实也是王土国人民的惯用语,是对那些在“官府”工作的人的一个统称。“官差”本身并不是什么职称,也不对应什么具体职务,而是个单纯的头衔。
而“巡检”则是“官差”里的一种,“巡检”是具体的职务名称。“巡检”是一种“官差”,同时在“巡检”之上还有“捕头”,“捕头”自然也是“官差”的一种。
大家有职务高低,但只是为了方便进行管理。
除了“巡检”以外,刘佳他今天上午在医院,所见过的那个名叫贾咏文的姑娘,象她这种被派到现场进行调查的工作人员,也是在官府工作的“官差”。
但她到底属于哪个部门,其实也有具体的细分。只不过对刘佳这种王土国普通百姓来说,分辨起具体部门来会比较啰嗦。所以大家出于习惯,多数把这类人统称为“官府派来的官差”。
其实在百多年前,那时候还没有“巡检”这个职称。当时从事该领域工作的职务,被官府命名为“捕快”。后来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捕快”这工作变成了现在的“巡检”。
也许只是为了让某些“捕头”听着方便?因为“巡检”这新名称听起来,与捕快有明显的地位区别?但由于年岁已久,现在也没什么人有兴趣去考究。
“巡检”这个工作涉及领域极广,除了行使执法权力逮捕违法犯罪者,更要维持社会秩序,比方说处理各类百姓的日常纠纷。
如前天有人到“刘记”饭店来闹事,如果不是当时闹事的人数太多,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聚众闹事,很容易引发社会秩序动荡,巡检们也不会当场就抓人。如果只是几个人彼此在闹矛盾起冲突,巡检到场也是以进行协调沟通为主。
刘佳与小关这对没血缘的兄弟里,还有一个“老三”张辉,张辉他就是位巡检。
不过张辉他现在还在试用期,只能算是个临时工,即所谓的协检员。他想要转正,还得认真地工作上一段日子。在一般情况下,协检员在转职为巡检前,多数要经过一年的试用期。
张辉是个身材相对中等的小伙子,他身材所谓的“相对中等”,自然是与他们三兄弟里的“老大”刘佳来“相对”。
他的块头在三兄弟里是最瘦小那个,他脑袋里懂的主意,却是三兄弟里最多的那个。说他是三兄弟里的“狗头军师”,倒也不算太过分啦。
当年在中学时代,张辉他的学习成绩常年都是三兄弟里最好的那个。每次重要的考试,这小子几乎都能稳拿全班前十名。
即便把他当时的成绩放到全校的排名里去,也勉强能算到全校前五十名里去。
与自己其余的两个兄弟相比,张辉他算是其中最不偏科的那个人啦。
刘佳从小由于家里的关系,一直都想当个厨师。小关则出于某种“听起来很浪漫的原因”,格外地喜欢开车。而张辉么,他小时候看过几本侦探小说,所以对“破案”有着那么一点点兴趣。
大概就是这个兴趣的缘故,三兄弟里就他一人平常最喜欢动脑筋。
关于张辉自中学时代以后的种种经历,在这里先不多说。现在要说的事情,就是发生在今天的事。
今天一大早上,就是他拨通了刘佳的手机,将关于“老二”的噩耗告诉给了“老大”听。
张辉他由于在校期间表现不错,还没从培养官差的学堂毕业,就被分配到某衙门实习。这个衙门离青云山其实挺远,倒是离海州大学和龙氏传媒有限公司比较近。
在地理位置上来说,他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第一时间就知道青云山上发生的事情。
托了信息网络技术的福,不同辖区的各处衙门彼此之间,现在已经做到了“信息共享”。
不过这些有关信息,在正规途径下不可能泄漏到外界去。因为衙门之间的信息网络,与普通百姓常用的那个不一样。两者技术虽然都大体相同,但线路却是以物理方式隔绝。
除了衙门内部有人恶意往外透露信息,外人想到这内部网络里窃取信息,难度可不是一般地高。
张辉他最近常值夜班,无论是工作多年的老资格巡检,还是新分配来的“协检员”,都得学着适应“熬夜”这道关卡。
今天他负责的夜班时段,是晚上十点到早上七点。
这个班次虽然比白天的班次要多了一小时,但工作强度却相对要轻松不少。夜里还会向官府求助的人毕竟比较少,起码比白天时段要少得多。
象张辉这类“官差”上夜班,当然也要外出巡逻,但次数也不必象白天那般频繁。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夜班的巡逻偶尔还能找地方歇歇脚。
总之只要上班就会有活干,只是工作量多点或少点的区别而已。
上班又不干活这种情况,其实想想也知道不可能。尤其是在夜班,有的老巡检甚至会主动找事做。如果不找点事来干,难道让他们去睡大觉不成?歇脚和睡觉虽然都能恢复体力,但人一睡着再想起来,反应速度就会变慢。歇脚却能保持正常的基本状态来着。
张辉他所属的这个衙门与其他衙门差不多,都负责管辖附近一带几条街区及市区主干道。刘佳在好几天前,曾与关家父子在这附近的公路上遇到了“碰瓷党”。那次的结果,还是找到张辉他所属的衙门,让衙门派了巡检来解决问题。
现在还没到晚上十点的上班时间,张辉他提前了足有半小时,就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向同值这次夜班的捕头报道以后,他还得等同一队的伙计回来,然后才好出门去巡逻。
跟他同值这次夜班的捕头也姓张,大名“勇义”。
张勇义捕头是退役军人,当年曾与小关他爸老关在一个队伍里当过兵。退役后他来到地方当上了一名巡检,前些年才担任了该衙门的“捕头”工作,现在衙门里大家都叫他“张头”。
张辉他可是个“有眼色”的年轻人,大家在同个衙门里工作,当然会懂得讲点忌讳。他自己可也姓张,要是当着这位同姓氏的“本家叔叔”面叫对方“张头”,怎么听着都不太合适。
这个“有眼色”的年轻人,打着“同姓三分亲”的旗号,私下与这位“张头”说话的时候,总是称对方为“义叔”。
在海州方言里还真有“义叔”这个词,通常都是指自己父亲的结义兄弟。张勇义捕头他可是积年的老兵兼老巡检出身,怎么可能听不出张辉的话里藏着私话?
不过话说回来了,“张头”他倒看这工作认真且够努力的小伙子满顺眼。再加上听这小伙子说,说是自己老战友儿子的“好兄弟”,所以很快就接受了“义叔”这个刻意套着近乎的尊称。
“张头”他当时是这么想的:
“要细算起人际关系来,我还真勉强算得上是这小子的义叔啦。”
两人之间多了一重亲近关系,并不能代表什么优待。由于多了这一重关系,张勇义对“临时工”张辉还格外地严格。就仿佛狮子训练幼崽那般严格。
可人家“张头”也把话给预先挑明了,明确表态说就是冲着多了这一重关系,才打算好好地培养张辉,说是所谓“严师出高徒”。
头脑里有许多小主意,却不代表张辉他是个好偷懒的人。“义叔”那话听着又的确很有道理,现在工作量比其余伙计高点,张辉他也真心认了。
能受重视,就表示自己以后的机会也比其余伙计多嘛。“七分努力三分机会”这种道理,张辉他可清楚得很。
后来张辉摸透了这位“义叔”的脾气,干脆改口把“义叔”喊成了师父。张勇义“张头”倒是欣然接受了这新头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