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5200笔趣阁 > 混在北宋末年 > 第324章 那一天那一月那一年

第324章 那一天那一月那一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那一天

垒起玛尼堆,不为修德

只为投下你心湖的石子

那一夜

听一宿梵唱,不为参悟

只为寻找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瞬

我飞羽成仙,不为长生

只为佑你平安喜乐

只是,就在一刻,我忘却了所有,

抛却了信仰,舍弃了轮回

只为此生与你共度。

……

“好,真乃应景之作,不错,好诗词啊!”围观者赞叹道。

粉脸羞成霞的杨凌美眸已闪现晶莹的泪花,虽然看一遍就牢牢记在了心底,不过还是小心的将身前纸张折好,象宝贝似的握在了手里。

望着两个年轻人肩并肩的出了店,掌柜的已经忘了人家只是写了一张字,自己就收了百贯了,还沉浸在了那首诗词中。

杨凌一开始也为这露骨的诗词羞怯不已,但更多的还是感动。也对这小子能瞬间因时因地因景的写出如此诗词来,深感震撼,心想还别说,这小未婚夫虽然没上过学堂,文化水平不高,却能临时想出如此有深度的诗词来。

两人来到庙堂门口,小红正提着一包吃食等着。杨夫人不一会也走出来。

四人回到梅园后,天色已暗,唐十一就让一路劳顿的干妈她们歇息去了。

王虎二愣子几人直到深夜才回到梅园,还在兴奋之中的几人睡不着,又陪唐十一热火的闲聊起来。

“还是这京城好”二愣子说道。

“看你小子这点出息”唐十一忍不住骂道。

“哥几个,要不你们别当兵了,留在京城跟我们经商吧。”三皮提议道。

“啊”二愣子和周家兄弟明显没往这方面想过,听三皮一说,不由一拍大腿,激动道:“好,我怎么特么没想到过要辞军啊”

“你们三个抽什么风呢,以为想辞军就能辞军啊”王虎不由骂道。

三人这才看看胳膊上的印记,想想这一日为兵,终生是兵啊,辞军的念头被王虎一盆冷水给浇灭了。

唐十一趁机又问了一些梅谷堡的最新情况。

“唐兄弟,你现在若是回到梅谷堡,保准认不出来了,现在变化可大了,这次北上代州的千骑,除了原先八百多老兵外,还有一百多新兵,现在梅谷堡还有差不多两千人。”王虎说道。

唐十一点点头又问道:“牛师傅现在什么情况?”

“咱们梅谷堡后山坡几乎全被开发出来了,专门划出一片区域给牛师傅他们搞生产。对了,这次北上,我们带了上千颗石头雷呢,组件也带了数千。”

“好,明天走的时候,你们再带上几车火药。”唐十一说道。

……

第二天一早,唐十一将王虎几人送上船,正打算领着干妈她们好好出去转一下。却被突然传去了宫里。

唐十一估摸着应该是让自己出发了,于是简单向干妈小凌她们交待了几句,就随内侍进宫了。

当随内侍来到大庆殿前时,还是被眼前阵势惊了下。

只见在大殿正前方的广场上正分立着数十名衣甲鲜明的军士,而在两侧各立有五十名武学院的学生,四围则散布着众多刀枪在手的内卫。

赵佶在殿前廊下坐定,赵楷、童贯、梁师成、谭稹等人分立左右。

看着这些龙精虎猛的军士,唐十一这才想起,今天是武举殿试。

说起这武举,它是科举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武举最早始于隋,制度化于唐,宋朝的武举在唐朝的基础上得到了极大的完善。

而且,宋朝武举也一改唐朝武举的只重武艺,不问文章的做法。宋朝武举尤其重视武举子的军事理论素养,欲选拔出文武兼备之儒将。

宋朝武举的考试有专门的考试教材《武经七书》,后来又颁布了《补官差注格法》,将武举授官与军队建设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

总之,宋朝武举打破了以弓马选帅的传统,开辟了在和平条件下选拔军事人才的新路,对从高门贵族子弟中选拔将领的倾向形成了冲击。

不过,历史事实是,在“重文轻武”的国策下,武进士的选拔人数有限,每期也不过三四十人,武学院的规模也不大,仅有一两百人。其实终宋一朝,名臣名将中更是无一人出自武进士。

最终,在宋朝,靠武学培养,用武举选拔优秀将帅以提高军官素质的想法并没实现。

现在进行的武举殿试,就开了历史先河,最终形成了解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制度。解试和省试都由兵部主持,考试周期一般三年,不过这殿试只是走个过场而已。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