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赵佶故意为之,因为童贯和蔡莜也是向来不和的。
童贯很瞧不起蔡莜,觉得这家伙胸无点墨,不学无术,根本没法他老爹相比,只特么会演个戏说个黄段子哄大官家开心。而蔡莜却是很不爽童贯的高傲自大。
于是赵佶让蔡莜为副使,也是让两人相互牵制之意,毕竟,这国之重器交到谁手里都不大放心啊.
蔡莜这厮虽为赵佶身边红人,可从没涉足过军界啊,突然听说让自己挂帅出征,兴奋之余,也不由请教大官家:“微臣前去河北边防,不知如何行使职务,还需大官家明示。”
赵佶直接不客气道:“童太师年纪一大把了,难免糊涂做错事,还常常隐瞒真相不报,一旦边事有变,朝廷害莫大焉。你是朕信得过的,所以,你名义上为副宣抚使,实际上可行监军之职。但,军旅上的事你不在行,也不要参与,你只专任民事,重点就是监察童太师的所作所为。”
蔡莜听了恍然大悟,听说大官家让自己监察童老贼,这心里就忍不住兴奋啊。
童贯重新出山,自然是兴奋不已,只是当听说大官家给自己配的副手是蔡莜时,却如正吃着大餐,突然吞进只苍蝇似的.
其实让童贯的还有一点,那就是,在具体的伐辽攻略上,他是主动先从河东路打起来的。可以赵佶为首的主战派大多主张先从河北路打起。而现在代州和宁武突然联手拿下了朔州,也使这些战略布置面临调整。
和南平方腊一样,这次北伐,童贯同样将宝押在了其最看重的西军身上。
这从此次北伐的主将名单可以看出。
在具体的主将人选上,主要有三位:
一位是西路军的二号人物刘延庆,此人虽是党项族,但久经考验,又是童贯的亲信,用着也放心;
另一名则是“活捉”方腊的辛兴宗;
第三人来头更大,是颇受赵佶欣赏和器重的西路军名将种师道,他是西路军的旗帜性人物。
其他名将还有:南讨方腊时的主将王禀,杨惟忠等,西军另一名将种师中,对了,此人正是鲁智深的老领导的。
这里重点介绍一下种氏家族,这个家族也是源远流长,名将辈出。
单说北宋一代。
种氏家族在北宋是一赫赫有名的家族,从政治军事成就上来讲,要远远超过杨家和呼家及折家.
早在宋仁宗时期的宋夏大战中,这其间出了两名声威显赫的武将,一位是狄青,另一位就是种世衡。狄青行武出身,种世衡则是文人出身。
宋神宗时期,种家最出名的是种谔,他首先攻取了绥州,从而拉开与西夏大战的帷幕,其后著名的罗兀、灵武、永乐三大战役都由他参与策动。他的哥哥种古,种珍也在边军为将,当时军中称呼三人为“三种”。
宋哲宗时期,青唐联合西夏夹击熙河路,种世衡的小儿子种谊在洮州出奇兵取得大胜,从而一举扭转整个战局。
而西北名将种师道正是种世衡的孙子,时称“老种”。
这里简单说两句种师道,此人也颇有个性,在任原州通判、提举秦凤常平时,曾因议论抨击役法而得罪了蔡京.而被蔡京的同伙诬告为“诋毁先烈”,将其罢官,这还不算完,然后又踩上一脚,将他列入“党籍”。种师道因此被埋没打压了十年后,才以武功大夫等身份知怀德军.
而在童贯进行西征时,当地文官武将见到他无不跪倒参拜,只有种师道只是作个长辑而已。
赵佶曾召种师道进京咨询边境事务,种师道答道:“先挑起战争不可胜,敌人来侵则针锋相对,妄动生事不是好主意.”
赵佶对种师道的回答极其满意.正好童贯打算迁役内地弓箭手充实到西路边防,却说成是从边疆招募的,赵佶又问此事究竟如何?
种师道直言道:“臣恐怕弓箭手还没在边疆立功,内地已经受到了骚扰.”
赵佶又是深以为然,并赐给他袭衣,金带,并任命他为提举秦凤路弓箭手.
种师道得知童贯对自己和大官家的对话极其不满,不敢接受任命.
赵佶说:“你怕什么,你是朕亲自提拔的.”不过,赵佶还是改任其为提举崇福宫,后才改任其为西安知州.
此后,种师道以卓越军功不断得到升迁。
他的威名是在七年前,攻取臧底河城而扬名天下的。
臧底河城是西夏人筑在宋朝西北保安军北边的一座坚固堡垒,也是西夏的一座兵城。
当时为拔掉这根钉子,大宋派出两大王牌王厚、刘仲武集结陕西泾原路、麟延路、环庆路、秦凤路四路大军围攻臧底河城。
按说这是西路军能出动的全部王牌了,拿下一个刚刚建起来的小军镇似乎不在话下。可事情进展让大宋上下震惊不已。就连王厚这样曾横扫吐蕃,攻城无数的猛将,以西军除了熙河军之外的全部主力,居然迟迟打不下一个小小的臧底河城。
臧底河城西夏守军有说三千的,有说六千的。结果西军四路十万精锐,折兵近一半,依然徒叹奈何。
空前的损失,惊动了开封府。
已经付出了太惨重的损失,若是攻不下来的话,也没法给全国人民交待啊。
宋政府马上又组织了第二次攻击,这一次由童贯亲自率领,以种师道为主帅,集结十万西军。
这一次,赵佶明确给出十天破城期限。
于是,臧底河城成了一台疯狂运转的绞肉机。
这一战,种师道的强硬凶狠不但西夏人心惊,连宋军自己都胆颤。连续八天不分昼夜的强攻,那就是用尸体往城头上铺。
第八天,一名将校可能是攻城累坏了,就躺在胡床上休息了一会儿,碰巧被种师道看到了。于是该将校悲催的给抓了典型,不但被当众斩首,而且尸体也被挂在辕门前示众。
种师道借机号令全军,限时一天,如果还拿不下臧底河城,全军上下都象该将校一样处斩。
结果,臧底河城当天即被攻破。也就是比皇命提前了一天。
一将攻成万骨枯,据称,此战十万大军再次折军过半。而经此一战,种家军的威名达到了顶峰。
如此一来,突然攻取朔州,最终迫使大宋高层决定提前出兵。
宋军突然攻取朔州,不但令宋辽两国深受震动,同样也将金国上下给震惊得不轻。不过让阿骨打和一帮高级将领们疑惑不解的是,不仅仅是大宋方面豪无征召的出兵,而是宋军进攻的方向,怎么没有选择在河北路,而是偏偏选择攻取大同南部的朔州。
不管怎么说,金国高层认为,大宋能够出兵,客观上也减轻了已方的进攻压力,从而加速灭亡辽国的步伐。
但以阿骨打为首的核心层,不敢大意,还是派出大批哨探前往朔代地区,以探明宋军的真实意图。
当然,攻取朔州,所受震动最大者,无疑就是大宋各边防军了。特别当代州和宁武联手私自己出兵的消息在河北、河东诸路传开后,普通将士被这个突然的消息给震撼的热血沸腾。坚定主张对辽开战的主战派将领也给刺激得跃跃欲试,这其中就有河北路的吴阶兄弟和杨再兴部。
甚至连河西路的李良辅也得知了此事,当听传言说此事是代州守将唐十一搞出来的后,那给震惊的半天说不出话来。想想不久前在京城参加观灯会时,唐十一就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没想这小子竟如此胆大包天,私自出兵不说,竟还一举攻取了朔州。
唐十一决定攻取朔州,根本原因还是想将眼前的局势搞乱、搞得越复杂越好,觉得越是如此,越能改变这场战场的过程和最终结局,才有可能避免大宋江山不受战火的涂炭。
唐十一还特别颁布一项命令,就是准许城内的居民和商户出城,哪怕是带上钱财也无问题。
该命令一出,顿时引起一片哗然,宋军上下也有人不解的,觉得好不容易打下了辽国一州,不搜刮一下实在可惜。不过,有动不动就要斩杀的军令在先,也没人敢违反。
首先,一些契丹贵族总觉得呆在朔州不踏实,现在突然听到可以自由携带钱财出城的消息,自然是本能的不信,觉得这可能是宋军实行的欲擒故纵之意。
不过,为了试探一下宋军的真实意图,还是有不少契丹贵族悄悄令人先带上少部钱财出城。发现在出城时,宋军守卫只是简单的登记了一下身份,其余的连问都没问,更没有搜查什么的,就直接让出城了。
随着越来越多的契丹人出城,其他人也完全放下心来,大着胆的带着家财出了城。
不光一些契丹贵族,就连一些汉人地主富户,估计是跟着辽人混得时间长了,怕宋人靠不住,而带上家财跑去其他辽地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