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容闳此言,鹏也不禁一笑,道:“这第一艘巨舰花费约一千余万两,但若再建,花费便可节省约三分之一,老财神大可宽心。”
容闳笑道:“莫说是一千万两,便是再多老夫也不惧。能亲眼目睹此遍地球之一等巨舰自我中国诞生,还需多多感谢库尼贝迪先生。”
听完翻译的话,库尼贝迪耸耸肩,道:“此战舰实则还有贵国国师一半的功劳。”
库尼贝迪此言倒非客套,自战舰设计初始,鹏便于库尼贝迪有过数次争论——如防备鱼雷及水雷的水线下装甲,炮塔与弹药务须分离等等,但最激烈的一次交锋则是鱼雷发射装置的设立。
库尼贝迪按照常规,设计出四组鱼雷发射装置,哪知鹏全部否定,言道:“鱼雷虽海上利器,然承载舰船以小、快、灵、蔽为最佳,巨舰致胜全在大口径主炮,实无近战发射鱼雷之必要。”
库尼贝迪虽是欧美人,却不固执,细细分析后居然尽数采纳了鹏之提议,对鹏的超前意识之赞叹也是赞不绝口。
同样得益于鹏之提议的当然还有爱尔兰人约翰霍兰,这位在甲午战争中为中国立下大功的潜艇设计师。
现在,他设计并交付华军海军服役的潜艇已多达十二艘,其中一半是最新下水的新式潜艇——拥有双层艇壳,柴油及电力双驱动技术,使得这种潜艇水面速度达到了十五节,水下速度也达到了八节。除了排水量大大增加外,续航里程也自甲午时的一千海里增加了一倍。
鹏的三年计划中,潜艇也是重要一环,要求保证二十艘潜艇随时作战,另有十艘用于轮换。
除海上力量外,陆军科研机构更是受益颇多,虽然受时代制约,但简易装甲运兵车已然完成测试,即便是后世的陆战之王——坦克,也取得了重大之突破,开始了小规模量产。
与之对应,各地学堂均是一片旺学之声,尽管还不能说是民智全开,但鹏治下的民众素质比起其他各地来,那简直是天壤之别。
就在鹏的三年规划逐步实现之时,国际形势风云涌动,终于有了新的变化。
灯光下,负责情报的冷胜将一份日本动态置于鹏之案头。
首先映入鹏之眼帘的是日本举国欢庆这几个字。
再向下看,鹏恍然:“我险些忘了此事。”
历史所载,一九零二年初,英日同盟正式签约。
首次被欧洲国家直接认可,且是最为强大的日不落帝国!这对志在脱亚入欧的日本来说,当真是莫大的荣耀。
“小人得志的嘴脸。”鹏冷笑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