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信与德愣泰都渴望得到这场胜利,如果德愣泰能取胜,那么高鸿信手下的义军便不能阻挡德愣泰东进的脚步,襄阳被攻克也是迟早的事情。与此同时,德愣泰肯定会获得空前的荣誉,封侯拜相不再话下,死后都有可能享受配享太庙的荣誉。
而如果高鸿信获得胜利,德愣泰必定退回陕西,他如果不被清廷问罪,就算系那个要恢复元气也不是一年半载的事情了。自此以后高鸿信再也不用担心来自西边的威胁,整个周边环境立时便会大变。这时的襄阳义军才真正可以说打牢了根基,如果能在襄阳打牢根基,不可以说不是一个奇迹。
只要高鸿信有了襄阳、郧阳这块根据地,以后不管是西进陕西,北上河南,还是南下转战江南都变得从容不迫。襄阳的位置重要性,从蒙古进攻南宋的进程便可见一斑,要想进军江南必先拿下襄阳。而要想西进陕西或者逐鹿中原襄阳也是最有力的跳板。
高鸿信清楚襄阳的重要性,德愣泰也明白,否则这次德愣泰也不会如此拼命,因为他知道,如果这次没有收回襄阳,那么以后清廷想要再次收回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距离战场不远处,这时来了一小股的军队,而领头的便是耿一诚。
本来根据高鸿信的命令耿一诚是不用参与这场大战的,他要负责的便是等战争结束之后追击的工作。可惜人算不如天算,高鸿信还是低估了清军,这场战斗变成了消耗战,双方从上午一直打到了下午。
正在战场北方等待的耿一诚本来等的时间长了,心中自然是放心不下,最后决定将大军交给了副手,而他自己则率领一千人马向着战场靠近。
这一路之上耿一诚没有遇到一只德愣泰的斥候队伍,心中不免很是奇怪。毕竟从德愣泰的性格来看,他不可能对处在背后的耿一诚没有防备。
事实也确实如此,开始德愣泰确实派出了为数不少的大军用于防备耿一诚的偷袭,但是随着战斗的延续,清军战斗力又稍弱与义军,德愣泰只得不断的抽调军队来正面战场,最后不知不觉便将防备的大军全部抽调了过来。
其实德愣泰也知道,这样做无异于饮鸩止渴,但是形势比人强,他也不得不那么做。
耿一诚也不是愚笨之人,只是略一思索便猜出了大概,知道现在两军肯定还在僵持之中。心中立马便有了计较,一面派人传令给后方的大军明他们在派出部分人马来与他汇合,一面加紧赶路,朝着战场赶去。
耿一诚心中也明白,战争打了这么长时间,自己的这股人马虽然不多只有数千,但是对清军心里上的打击却是致命的。也许只要清军一见到他率军出现,便会出现大溃败。
两地的距离本来就不算很遥远,与后来的队伍汇合之后,耿一诚又一次加快了速度,没有一会便来到了战场附近。
耿一诚听着前方传来的喊杀之声,不由的心潮澎湃,就连身下的战马也变得躁动不安。
“兄弟们,战争成败再次一举,一起跟我支援少元帅,杀!”说完耿一诚便骑着战马挥着战斗冲了出去。
“杀!”周围的士兵也高喊着紧随其后冲向了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