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喝彩归喝彩,扶瀛人也是要打的。给自己的部队刷刷战绩和经验值也是很重要的。
神圣帝国驻守婆罗洲的军团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驻守军团,主要兵员都是从当地征召的,他们中有定居这里的明国裔人,也有在这里长大的殖民者后裔。对于这支军队,克拉斯提和菲特琳娜已经做到了全面掌控。
虽然菲特琳娜的召力力仅限于那些殖民者的后裔,但克拉斯提可是婆罗洲本地人,他很顺利的控制住了驻守军团。
婆罗洲的本土人多半是本地的种植园劳工,中下级管理人员,殖民官僚系统里的中下级官员以及本土资产阶级。算是社会的主体部分。他们和殖民资产阶级势力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矛盾的原因很简单,钱!
在神圣帝国的殖民体系中,婆罗洲就是被定义为了原材料和廉价倾销市场。他们可以开铁矿,但铁制品不能造。所有铁矿石得先运回神圣帝国本土进行冶炼加工、制成铁制品之后再返销给婆罗洲……
这中间的压榨自不必说了,殖民财阀靠这个发了大财,但却被中产阶级恨之入骨。
更过分的还有油料的开采。神圣帝国的大油商们采了油,却一毛钱的利润都不分给婆罗洲。和铁矿的情况类似,婆罗洲空有丰富的油气储量,却不得不从神圣帝国的身毒殖民地进口成品汽油和柴油。因为炼油厂就开在身毒……
针对这种情况克拉斯提的人就以“脱西入东”为口号,给人们画饼。
从圣神帝国的手中获得经济独立,那就必须先获得政治独立,要获得政治独立,就必须有自己的军事力量。为此,克拉斯提提出婆罗洲应该和明国的红色势力和扶瀛的革命势力通力合作,打造一个分工有序合理的东方联盟。
在克拉斯提描述的未来里,婆罗洲将成为手握海运枢纽,有能力进行初级加工,轻工业发达的富庶国度。
他的设想得到了广泛的支持,这也是他能够控制住婆罗洲本土驻守兵团的原因。
而远征军团则是那些殖民财阀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从神圣帝国本土拉过来的打手。他们都不是本地人,而是由神圣帝国本土的地痞**组成的。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基本的战斗力倒是有一定保障,但军纪就不用说了……
于是,同样穿着神圣帝**服,远征兵团很不受待见,但民众却视驻守兵团为子弟兵,到处是一派“军民鱼水情”。
不得不说,克拉斯提比大和,甚至比牧岛都强到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说到牧岛……
他现在正头疼呢。
一觉醒来后的立花诗瑛大发雷霆,带着自己麾下的舰娘来找这个阴谋家算账来了。
其实也就是发泄发泄怒气而已。女孩子嘛,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外加自己的男神估计也已经跪了,更倒霉的是她还被前辈扎了一针……
找牧岛当出气筒吧,反正他个逗逼好欺负。
“你这个家伙!多闻丸前辈虽然有错,但那也是为了扶瀛!和你这个自私的卖国贼不一样!你就去跪舔你红色的主子吧,但我看,哼哼,他们可未必会理会你!”
这话说的……其实还是挺在理的,在扶瀛人的角度来看,牧岛这么干还真是卖国卖的风生水起。所以杀伤力也挺大的……
“就是!立花提督说的对!你就是为了自己!这次多闻丸和飞龙前辈我们忍痛答应了,可是熊谷、三隈她们呢!还有走失的雪风和天津风呢!你居然去选择相信那些深海的怪物!真是不可理喻!”
为了应援提督,高雄也掺合了一脚。如果说立花诗瑛是指责牧岛卖国,那么高雄就是指责她坑友了。不过这话说的没什么道理了,水准比她提督差远了。
牧岛和熊野三隈又不熟,而且在立场上还颇为敌对,所以卖就卖呗,他可没任何心理负担。至于雪风和天津风……小学生走失又不是他的错。
牧岛隆一郎也很委屈啊,他承认自己是有私心,但也并不全是私心。至少投靠明国,争取宽大处理要比被西方鬼畜打败后当肉x器要好多了。而且现在他们手里还有舰娘这些牌,还有一些科技和轻重工业基础,这些都可以成为和明国谈判的砝码。
牧岛的设想是在体面认输,争取宽大处理之后,帮助明国的红色势力迅速的统一国家。在这之后,扶瀛、明国、婆罗洲会以自身的优势进行互补,组成一个经济,政治,军事上的全面联盟,共同对抗西方。
但这个战略有一个死结,那就是时间!明国的统一需要时间,慢则五年,快则两到三年,这段时间无论如何也要撑过去。
结果,他想睡觉就有人来给他送枕头了。院长的出现差点把他吓尿了,但也给了他一点希望……
他出卖多闻丸不光是为了坑死他,给明国人一个投名状,这也是给深海势力的投名状。
那些深海的怪物已经答应他了,将在未来的战争中助舰娘们一臂之力,共同抵西方世界的进攻。这将为明国的统一和初期建设争取时间。
怎么看,他也是为国为民顺便为了自己啊……凭什么说他是卖国贼!
牧岛的心理话是这样的:“是!我是在坑马粪!坑多闻丸!这些肮脏龌龊的事情我都在干,可是我这是在用我自己的方式来守护我爱的国度啊!”
于是……牧岛也火了!
他对着前来质询的高雄,羽黑,妙高等舰娘一通大吼。内容堪称经典……
“作为一个前辈我要说几句,你们这些舰娘提督啊!图样图森破!不要天天就想弄个大新闻,然后把我批判一番。要加强自己的知识修养和政治水平!我可是身经百战了!南方局的那个楚轩,你们知道不,比你们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我和他谈笑风生……”
于是,牧岛有了一个新的“雅号”:谈笑风生隆一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