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脚跨出高高的门槛,身后传来压抑的低泣声。
带着青雾、尔岚回栖鸾堂,却在经过碧池的时候,听到几个小宫女面带兴奋地凑在一边窃窃私语。“听说那将军才初及弱冠,年轻得很哪。”“这么年轻便获得如此功名,以后岂非前途不可限量?”“那是自然,不过再不可限量也跟咱们没什么关系……”
“听说乌桓国最近连连败退,本朝连番获胜却是因一位少年将军的缘故,统帅云连王和谢家从来都是同气连枝的。”尔岚在一边解释道,看似几句不着头尾的话,凌霄却听明白了。
统帅是谢家的人,却无法将敌国拒之千里,反而是被一位新上位的少年将军抢了风头,作为老牌政治世家的谢家情何以堪?也难怪谢贵妃没有多余的精力来约束这些小宫女了。
对这些外朝的事,了解个大概,知道知道风向也就可以了,至于其中有何具体的内情,凌霄并不十分感兴趣。“回去之后好生准备准备,免得皇上来了侍候不周。”
到了晚间,风煜祺却主动和凌霄讲起了朝中的事,几年真是多事之秋,不仅是后宫之中,外朝也是。乌桓进犯边疆,云连王带领的队伍却毫无招架之力,短短半个月时间竟然连失五个城池。
“还好,黎烨当真是个将才,朕不曾看走眼。”风煜祺很是欣慰。
原来那位风头正劲的少年将军竟然就是黎烨,凌霄心中暗暗吃惊,再一想,却又觉得是情理之中。
天气渐渐寒凉起来,乾熙皇朝与乌桓的战事却越来越灼热,不过,就犹如那烧到鼎盛的火焰,往往也就柴尽焰熄不远了,乌桓的势头再怎么强劲,到底已是强弩之末,慢慢地已显出颓势来。
然而,对于本朝的很多人来说,国仇到底离生活有一定距离,除了真遭受战火侵袭的百姓们,其他人更关心的却是皇朝内部各个家族之间的权力更迭。
人人都在传,古有霍去病,今有黎烨。而兴盛煊赫了百载的谢氏家族却愈见衰弱下来,纵然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却已再不复原先的烈火烹油。人人都道是,英雄出少年,谢家这是要给后辈才俊让路了。
殊不知,背后操纵这一切的,依旧是至高无上的皇权。加强中央集权是皇帝早晚会做、必然会做的事,而与皇权争锋相对的相权势必是不能与其共存的,两者,必然要有一个被毁灭。而存活下来的,必定将会是皇权。
只不过,并不是每个皇帝都有这样的魄力和机会罢了。而一旦要是有机会,是绝不会有人放弃的。乌桓的进犯纵然是国之大难,却也给了风煜祺一个削弱谢氏、甚至是使相权渐趋消亡的机会。
谢氏经过百年的兴盛,内部早已滋生了许多不堪,便是与其紧密相连的云连王也并不是个真正的帅才,又因其嫉贤妒能,即便是有优秀的手下也根本没有机会施展。若是放在平时还不显,一旦事发,这些便暴露无遗了。纵然这一辈的谢家掌权人,谢丞相城府极深,有将相之才,却到底是独木难支。而他越能干,却越是皇帝所不能容忍的——两个生来便注定不能共存的权力,一旦相互发生碰撞,结果必定是血淋淋的。
风煜祺对瑞王的死一直都有疑惑,虽然没有证据表明是云连王一党下的手,但还是留了心。在他的暗中支持与保护下,本只是参将的黎烨连番立功,而云连王在愈来愈焦躁、急功近利的心态支配下,连连“失误”,最后终因一次严重的战略性军事指挥不当事故而受到弹劾,风煜祺“被迫”临阵换将。
黎烨一跃成为新任大将,其上位后,战局发生关键性扭转,风煜祺对其大行封赏,自然也愈发的名正言顺,再也没有老臣因黎烨的青年上位而大加非议。
因为战事的缘故,今年的年节过得很是普通,并没有以往那般的隆重,一切从简。又因瑞王的死,还有风煜祺面上时常闪现的若有似无的悲意,整个宫廷上空都似乎蒙着一层薄薄的寒凉。
不过,这一切在来年的开春便如冰雪融化般渐渐消融了,更因乌桓的彻底败亡而如同破冰一般,举国都欢悦起来。
黎烨领着十万兵将进入京城的时候,全城百姓夹道欢迎,风煜祺更是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到城门外二里地处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