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大明帝国的武夷山号战列舰虽然独自迎战,却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显得游刃有余。虽然大明帝国的战列舰在航速上处于明显的劣势,可是面对强大的日本海军主力,陆崇文依旧没有半点退缩的意思。
“继续瞄准敌军旗舰开火!”随着双方距离的逐渐接近,陆崇文感觉到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他知道自己处于明显的数量劣势之中,如果不能及早给日本舰队施加足够多的压力,那他的战舰将会在几分钟后陷入到被动之中,被日本舰队拉进距离彻底咬住。
因为大明帝国的战列舰多数都使用煤作为原料,所以战列舰的航速普遍偏慢。加上锅炉效率比不过新式的机械,所以大明帝国的战舰在装甲厚度上也只能屈居二流。这问题在当年的印度洋争夺战中,被英国海军新明的战列舰给无限放大了——最终大明王朝退出了印度洋,开始效仿英国建造战列舰展开了军备竞赛。
天启皇帝毕竟受制于时代的局限性,没有办法建造出真正的战列舰来——这给英国海军留下了展的时间,也间接埋下了海军战舰设计被英国人最终超越的隐患:随着科学的展和进步,英国人为了打败大明海军被逼着造出了无畏号战列舰来,大明王朝的海上优势从那个时候开始就被逐渐蚕食。
这也是为什么大明帝国的战列舰口径是356毫米的原因之一:因为最先开始普及现代度量衡,大明帝国的武器口径都是非常规整的:150毫米口径的陆军炮,200毫米口径的海军炮……唯独这战列舰上的口径,却用了英寸这个有些别扭的单位,最终折算出来的口径,就是356毫米了。
战列舰、战列舰,这名称的由来就是说这种战舰在海战之中,是要列好战斗队形,用舷炮轰击敌人的。而在海战之中,队形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因素,如果能够以更舒服的队形迎战敌人,就可以大大增加击败敌人的可能。
无疑在列队攻击,接近敌军等方面上,航速快的一方掌握着绝对的主动权和优势。日本战列舰终于在22公里的距离上,开始掉头转向,亮出了更多的炮位,准备对大明帝国的战列舰展开更加凶猛的还击了。
受战列舰设计的影响,除了少数设计独特的战舰之外,大部分战列舰对着敌人冲击的时候,是无法挥全部火力的,因为尾部和中部的炮位,在正面对敌的时候会没有角度无法开火的。所以在海战之中,率先抢占到t字头位的一方,是会占据优势的。
日本海军毕竟不是傻子,东乡贵一也是有名的日本海军老将了。他当然不会和劣势的大明海军战舰硬碰硬,而是玩起了以多欺少的战术来:他狡猾的依仗着航速优势还有数量优势,在这一次转向之中,直接将自己的舰队分成了左右两支分舰队,试图分散越来越准的大明战列舰炮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