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这个的时候,他的语气里有些自责的幽怨:“20毫米30毫米的装甲厚度,显然已经无法在越来越大的反坦克武器面前保持防御优势了……如果要继续保持这个优势,我们就需要改进自己的坦克装甲设备。”
朱牧在一旁听王珏这么说,很是郑重的点了点头,开口赞同王珏的意见道:“是啊,当时我们设想的是针对敌军的重机枪,以及可能投入作战的高射机枪等武器……而朕看战报上说,在调兵山附近的争夺战中,敌军已经开始部署数量很可观的大口径反坦克火炮了。”
叛军在调兵山之战中,开始针对性的使用75毫米口径的步兵轻型野战炮执行反坦克任务,这种武器的穿甲能力非常有限,可是相对来说可观的基数,以及榴弹爆炸对坦克内成员的震动杀伤,使其可以针对1号坦克执行临时的反坦克任务。
这也是调兵山之战中,大明帝国的坦克部队损失奇高,超过了之前多场战役的主要原因。虽然大明帝国已经在生产装甲更厚的1号支援型坦克(就是无炮塔75毫米口径火炮的版本),可依旧还是对未来敌军投入新的反坦克武器心惊胆寒。
王珏和朱牧两个人起了一场有关坦克的创造和改革,却没有想到给自己找了一个变革装备体系的巨大麻烦,现在大明帝国上上下下的军队都需要适应这个改变,需要投入的金钱简直不可计数……
而他们这套变革给对手带来的,是一场可怕的技术资金能源方面的军备竞赛,还有更新反坦克武器的迫切需求。值得庆幸的是,锡兰已经开始投入资金研40毫米口径的反坦克火炮,并且为其装备真正的穿甲弹头。
“事实上,我们的敌人比我们想的还要更加深远一些。”王珏想起了一件在调兵山战斗之后,审问对方高级俘虏的时候得到的情报:“锡兰还有英国人都派出了军事观察团,实地参观了在调兵山的战斗。英国人不多,明显是从日本抽调过去的,锡兰人却不少,听说有40多个。”
敌人并非是白痴傻子,全世界那些有些实力的国家都在第一时间内做出了反应,有的是请求大明帝国提供参观装甲部队的机会,有的直接就派出了观察团,到日本金国那边,直接亲身感受大明帝国坦克部队带来的冲击。
他们要用最有效率的办法,找出坦克部队的优势和破绽,以方便自己部署坦克部队,并且克制敌人组建的坦克部队。这些反应迅速到让大明帝国都有些措手不及,曾经被动挨打过的西方国家,在学习方面天生就强。
“需要让我们的坦克装甲更厚一些了……”朱牧听到了王珏的话之后,面露忧色的说道:“朕会立刻下旨,让技术部门抓紧时间,改进这方面……”(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