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诚的脑子里如同夜幕中闪过一道闪电,顿时狠狠的卧槽。居然把这个名字给忘记了,真是该死。《梁书、高昌传》记载:“其地有草,实如茧,茧中丝如细纺,名为白叠子。”
这说的不就是棉花么?那还找个屁啊!李诚眼冒精光,看着崔成:“大兄若为一县之主,小弟有一政绩相赠。”崔成歪歪嘴:“政绩?呵呵,白叠子能有啥政绩?别闹!”
李诚微微一笑:“大兄只管去找来种子,到时候就知道了。这只是一桩,还有呢。”
“还有?莫要诓骗为兄。”崔成当真了,李诚点点头,两人缓缓而行,离开集市。
李诚想到的自然是番薯,他弄了四个大缸子,三月里就种下了番薯,放在杜海家的后院里。回来之后,李诚挖个坑,也不心疼大缸,砸烂之后连着土一起种后院里。算算时间,现在过去小三个月了。番薯的生长周期是120天(春薯周期较长,160—200天,这里取夏薯的时间)左右,李诚一直小心的伺候着。等到这一仗打完了,伏允也干掉了,正好番薯成熟。到时候挖出来,带着一起回关中。
李诚最遗憾的,还是没带土豆,土豆才是比较合适种植的作物。番薯也不差了。
李诚的重心又回到铁匠铺,每天监督铁匠打制铁锅。铁锅这个东西,真是多多益善。现在最头疼的就是,如何解决铸造的问题。不然铁锅做不大,都是小口径的。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只能等回到关中了,那里的资源更为丰富一些。
对于李诚奢侈的打制铁锅的行为,崔成举双手赞成。这帮人都是吃货,抗拒不了炒菜。
鄯州地方太偏了,对于李诚来说。一天都不想多呆。只有回到关中,很多计划才能实施。做事情是要花钱的,所以李诚最近开始忙着挣钱。大概是穿越光环的作用,伤兵营里的伤员,就死了三个,还是重伤员。其他的伤员,在精心的照料下,陆续的恢复了。
这帮人中的关中人就成了李诚挣钱的工具,干啥呢?蒸包子,做豆芽,卖钱。
你可别小看这两样生意,起初看着不起眼,短短半个月,包子风潮席卷鄯州。吃到了松软的包子,谁还愿意去啃硬疙瘩的实面馍馍?军中的火头军,全都跟着李诚一起干。李玄运就算知道了,也就是睁一眼闭一眼。
每天早晨到中午,满大街都是推着小车(独轮车李诚明),四处叫卖的伤兵。包子两文钱一个,不讲价。豆芽一文钱一斤,不讲价。
两样买卖,一天下来净收入就是六七千文,看着生意不大,架不住积少成多啊。不过这也是极限了,毕竟是小城市,人口满打满算才一万多。要挣大钱,还得在牲口上做文章。
钱谷子很有做生意的潜质,缴获的牲口他分期分批的卖出去,现在成为鄯州最大的供应商。每天都是空手出去,回来的时候抬着一箱钱。杜海最近忙的飞起,忙啥,打箱子。
时间在忙碌之中过的很快,眼看着五月到底了,天气开始热了。吐谷浑的战事,也渐渐的走到了尾声,确定伏允被部下所杀,并献上级投降后,李靖率部返回。
钱谷子的牲口生意,也算是做到头了,好在除了必须的脚力,其他牲口都卖完了。
大军回转的消息传来这一天,李诚叫上崔成,来到后杜海家的后院。看着爬满围墙的藤蔓,李诚笑的很开心。这玩意,那去当祥瑞献给皇帝,一点问题都没有。只是现在呢,还不是时候,现在献上去,效果还不是最佳。
崔成通过李玄运的关系,最终确定要回长安了,等候吏部的任命下来,就可以做文官了。至于李诚,则没想那么多,回老家做农民就是了。谁说种地就一定没出息的?唐朝可是农耕文明,种地种出祥瑞来,照样能封爵位。
想到这里,李诚豪气万丈,指着番薯:“挖吧,见证奇迹的时候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