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环境如此,对国产片何其苛刻。
如果有更好的办法,胡一飞绝对愿意去走。
可现在路途渺茫,前途无期,他只能开疆拓土,自己用一双靴子去走出一条光明大道来。
胡一飞是这么安排的,也是这么做的。
虽然辛苦一点,只要最后能成事,一切都是值得的。
他给其他几人打了电话,有时间的就来了。反正跟着跑一趟,也不是什么大事。实在有事的,也不强求。
选的第一站就是自己的母校中传,校方听到他要在学校里搞一场映礼,哪还有不答应的。腾出最好的礼堂,还挪了几千块资金改造了一下。怎么说也是中传走出去的电影人才,正好补了中传在影视方面人才输出的空白。只要胡一飞这块招牌打好了,就几乎可以预见,今年的招生一定会爆额。
校园s上早早就被通知可以看映,学生们有票的都是欢天喜地,没票的百般设法想要混进去。
电影开始了,一开场就是刘彦的戏份,他激动的靠在卓军身上不停推怂,“瞧,这是我,我出场了。”
“我靠”卓军一把推开这基佬,“真忒妈贱,这么银贱的角色,也只有你才能演的出来。竟然还非礼柳老师,你留心晚上走夜路不要被人套麻袋吧。”
刘彦才醒悟自己高兴过早了。随后的剧情,他这个角色更是各种虐,被塞进马桶里喝水喝到饱,被装进行李箱里拳打脚踢,若论全片第一倒霉蛋,唯他莫属。但学生们看的非常开心,全场笑声不断,老师们更是频频点头。结局到来时,全场沸腾,巴掌声和口哨声齐飞,“太好看了!”
“胡一飞太帅了,胡一飞我爱你!”
“柳老师太美了!哈哈。”
这种场面不仅是在中传,随着全国各地展开宣传和点映。剧组每到一城,必然邀请当地媒体。因此也搏得了众多媒体版面,在对影片进行各种评论的同时,也将影片的投拍方家族影视公司推向了风口浪尖。而试映场上的绝佳口碑,也随之越传越远。
《楚天都市报》:“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是一个十九岁少年导演为沉寂已久的中国电影带来的惊喜,诚意之作,惊喜连连。影片《疯狂的石头》的故事被导演胡一飞放置在了山城重庆,结合了大量本土的重庆方言俚语,令整部电影不但充满了乡土味,而且妙趣横生。
将他的一些当红歌曲略加处理作为背景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影片在快速的剪切和场景转换中更是挥出极具创意的快感。影片人物角色的设置相当众多,彼此关系相互交织。他们往往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环环相扣,令情节总是在不可思议地生变化,令观众能长时间将注意力放在影片,并且伴以不停地大笑。
这是一个事先谁也没料到的成果,不可思议的出现在一部国产小成本电影身上。进入电影院前,几乎没有观众在乎电影有多好看。他们只是幸运买到明星场的普通观众罢了,可出了电影院,一群人却成了胡一飞的粉丝,疯狂的叫着好看。要再放一遍。”
……
《南都娱乐报》:“让人惊喜连连,影片从一开始就带入观众走入了一个啼笑皆非的故事之中。《疯狂的石头》是一部纯粹的娱乐商业电影,它并没有想表达什么过于深刻的主题,仅仅是为了单纯的娱乐观众。不得不说,年轻的导演胡一飞成功了。他聪明的拍出了一部让人大笑不止的电影,而非是要拍的多么深沉多么有思想性,这也符合他的年龄和阅历。
相比之下,中国电影长久以来相当缺乏趣味性,电影人大都固步自封,多数认定艺术品质才是影片的唯一标准,而大大忽视了电影的产业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