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弘确实解读出了传中要表达的东西,贯长卿没有表明意见,看向另外两名弟子:“汝等以为如何?”
“道远做得好。”解延年拊掌赞同任弘之言。
“我虽在河间,但也听说自从长安放置了避雷针后,春夏时虽有雷击,却没有造成火灾,而没有安放避雷针的地方却遭灾了。”
“听闻此事后,连河间王都开始在宫殿、宗庙上安置避雷针,毕竟谁也不想挨了雷击后还被齐学诸生跳出来指责失德啊。”
在对待灾异和天人关系上,公羊派已经完全倒向神秘学去了,榖梁则对此不太感冒,左传则位于两者之间。既不像公羊那样刻意凸出,也会写一些预感式的故事,好像煞有其事,却在故事结尾让一位“君子”出言来否定预言,强调人事的作用。
任弘猜测,这里面的预言,或许真是历史上真实生的事,春秋时对巫祝的重视,远胜汉朝十数倍,而如子产一般的点评与对天人灾异的嗤之以鼻,或许才是左传作者自己的观点吧。
这倒是与孔子的观念“敬而远之”“不语怪力乱神”比较接近。
“因为左丘明亲见孔子,好恶与圣人同,因为惧怕圣人弟子各抒己见,曲解经义,这才作了《左传》,他果然没料错,公羊一派沉溺所习,玩守旧闻,固执虚言传受之辞,以非亲见实事之道也。”
贯长卿在这点上十分坚持,虽然影响力小,可也是三传之一,不过公羊榖梁两家视左传为不传春秋的子学著述,贯长卿则觉得他们走的才是歪路。三家都认为自己才是正统,对方是修正主义。
可没法子,公羊抢了时代先机啊,在这经学大一统的时代,《左传》要得到承认与展,不仅要在学术上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还得与时俱进才行。
所以在任弘看来,这一切的前提是解决学习的壁垒,让左传的影响慢慢扩大开来。
等徐敖被引上来与任弘相见后,任弘对他所学的古文尚书来了兴趣。
“子少兄所学古文尚书,还是用古代的大篆传经?”
徐敖抬起头看了一眼任弘,现他目光殷切。
“当然不是。”
徐敖摇头,骄傲地说道:“和夫子一样,胡先生依然坚持以古文教授尚书,必先晓古文尔雅,知训诂才能学之,如此才能不偏离圣人之意。”
这就有点原教旨主义了,设了这么高的门槛,非名宿大儒不能精通,难怪一起没什么影响,精英主义路线只会越来越窄,终究没有群众路线宽。
任弘心中暗暗摇头,嘴上却笑道:“夫子,其实弟子有一事不明。”
“道远但说无妨。”
这几日任弘的好问,弥补了贯长卿因河间王太子厌学而产生的失落,重新焕了初为人事的精神来。
任弘朝贯长卿和两位“师兄”作揖道:“我听夫子教授,说六经本于周公,为周代所制,春秋礼崩乐坏后流散,而孔子将其整理传世。”
“弟子想知道,周公、孔子传经时所用的文字,和古文尚书、左传里的六国籀文蝌蚪文,是一种么?”
……
PS:嗯……书友群没了,我也不知道大伙说了啥就被封了,还是年后再建吧,本群主不想大过年被请去喝茶啊o(╥﹏╥)o。这几天倒霉事一桩接一桩,写文也不太顺,憋一天都憋不出来一章,先别催了,一起渡过难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