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山东北三百里外,漠南草原心腹地带,十五万汉军在稀烂的泥地里艰难跋涉。
每年春天冰雪融化的时节,大漠草原瞬间变成一个烂泥塘,特别是赶上春雨绵绵的当口,连续七八天阴雨连绵到处是湿哒哒的难受极了,军中携带的粮食都快霉了。
卫青奉命讨伐盘踞在草原上的单于本部主力,十万北军来到边郡征调几个郡的番上郡国兵协同出战,短短半个月募集五万郡国兵效率相当不错,于是他就下令马不停蹄的大军出塞,很不幸撞上倒霉的雨季来临。
听闻汉军出塞反击匈奴,狡猾的匈奴人早就停到风声跑的无影无踪,匈奴人才不会有所谓的面子和人心,草原游牧民族就是群贪婪的狼群,只要他们觉得有便宜占就会一拥而上,倘若觉得不好打就会毫不犹豫的撤退,这让鼓足劲准备打匈奴个措手不及的汉军将士非常失望。
北伐目标匈奴人跑了,汉军陷入无处可取的尴尬境地,出师前向天子信誓旦旦的表示不破匈奴誓不回,现在掉头折回边郡等待时机似乎有点说不过去,在草原上盘桓半个月才下定决心,继续向北前进。
轰隆!
一道闪电划破天空,连绵不断的小雨陡然变成瓢泼大雨,中尉薛泽叫苦不迭:“将军,这几天雨越下越大,不如咱们安营扎寨等雨停了再走?”
卫青回头看一眼众军将面有菜色,心里清楚大家都不习惯在大雨中跋涉,特别是最近出现水土不服和痢疾的士兵越来越多,军中高昂的士气难免受到不利影响。长此以往年轻士兵的战斗力无法保障,军心也不能稳住。
前思后想也没有头绪,卫青长叹一声:“也罢!那就找个有水源的高坡设下营寨,尽快治疗得病的士卒,等到雨过天晴再继续北上讨伐匈奴。”
与此同时。三百里外匈奴单于本部主力临时行营,匈奴人也在忍受着雨季煎熬。
左贤王乞鞮盯着王帐外连成线的雨丝,嘴里不停的嘟囔着:“这是什么鬼天气下个不停,以往下个五七日就放晴的天气,今年竟然连下这么多天还不见停。”
“今年的雨水是有点偏多,以往下两场就会晴几天。今年的情况格外不同,去年从龙城收来的粮食还要拿出来晾晒,否则就霉变质了。”左大都尉是兰氏的现任族长,兰氏从冒顿单于时代就是匈奴阏氏的不二人选,相当于匈奴第一外戚家族。几十年来主管单于王庭的钱粮位高权重深得两代单于的信任,即使左贤王也不敢对他随意放肆。
“左大都尉,我们的粮食还够不够吃的?”
“还有十八万石粟米和两万石大豆,王庭里的汉人奴隶太愚笨了,说是种不出汉地一亩4石的粮食,我亲手打死二十多个汉人奴隶得到的答案都一样,看来大单于的实验是没办法成功了。”
左贤王深以为然,他向来不认为骄傲的匈奴人要学习汉人的种植技术。他们有广袤的草场和数不清的牛羊,只要守着草场每天放牧日子过的就挺好,没必要把毗邻河畔最好的土地拿出来种粮食。从老上单于时代就决定研究农耕术,几十年前来下大力气从汉地边郡捕捉了二十多万汉民,到头来拼死拼活一亩也收不到2石粟米。
算算耕作的效率还不如放牧来的舒服,起码一个老练的牧民带着十几只牧羊犬照看几千只牛羊毫无压力,三千名牧民就能放养部落所需的上百万头牛羊,余下的青壮可以去狩猎。去入侵其它部落抢掠人口和牛羊。
男丁去狩猎和军事抢劫,妇孺守着部落放牧和抵御军事抢劫。这就是匈奴部落以及更早的戎狄时代几千年的游牧传统,虽然这套传统简单粗陋毫无技术含量。但是草原上的牧民就靠这么简单的思维渡过几千个春夏秋冬。
“左大都尉此言差矣!以在下看来耕作是很有意义的。”
两个匈奴大贵族转头看过去,卫右渠穿着匈奴常见的民族服饰一步步走来,左贤王勃然大怒:“你算什么东西也敢插嘴,给我滚到一边呆着去。”
卫右渠脸色一青,不自然的笑笑:“尊贵的左贤王,左大都尉,我只是在阐述大单于展农耕的思想,如果您对我的阐述有什么意见可以指出来,如果对大单于展农耕不满意请向大单于提议,如果您不反对我能不能继续说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