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5200笔趣阁 > 穿越之帝国复兴 > 第309章 不谋而合

第309章 不谋而合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直以来,莽古尔泰都坚持认为,大金国汗位的最佳人选,非自己莫属。

而皇太极掌权之后,很快便取消了努尔哈赤执政时期所采取的四大贝勒按月轮值的政策,自那以后,朝会上四大贝勒同时南面而坐便演变成了皇太极一人南面独尊,而其余三大贝勒的权力也不断地被削弱,时至今日,自己在朝政中的影响力甚至还不及一些执掌部院的大臣。

而且,自二贝勒阿敏被夺爵圈禁之后,皇太极也加快了他巩固权力地位的步伐。御前露刃和粮草遇袭事件,又为皇太极剥夺自己的称号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借口。从代善那里打听到的消息,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顶多再过半个多月,自己这个和硕的头衔也就要不复存在了!

到那时,可就不是当不成亲王这么简单了,自己掌握的兵力也会被大幅削减。再往后,不论皇太极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来接着整治自己,自己手上无权无兵,那也只能是任人宰割了!

与其等到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那一刻才去垂死挣扎,何不如趁现在还大有希望的时候就拼死一搏?

就眼下来看,莽古尔泰认为,自己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目前,皇太极只有一个儿子长成,那便是长子豪格。但豪格系侧妃所生,且素来不讨皇太极喜欢。他今年已经二十有二,却是才刚刚被封了一个贝勒。很显然,这继承人的位置,皇太极仍是虚位以待,而豪格对于这一点,不可能看不出来。

那也就是说,假如皇太极突然身亡,豪格应该是最直接的受益人,对此,他应该也是最欢迎不过了。而以他的能力和实力而言,自己以叔父的身份代为掌权辅佐,那便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此外,皇太极最近还有意采纳汉人宁完我的建议,仿照明朝进行六部等制度的改革。由于此举损害了许多人的利益,便遭到了诸多王公贝勒的反对,认为他这是数典忘祖,违背祖制。且皇太极在朝中大量任用汉人官员,也引起了他们的很大不满。

因此,莽古尔泰觉得,一旦皇太极离世,他们反而是最乐于见到这种结果的人。即便自己的刺杀行动不幸暴露,也未必就会招致太大的不满。

当然,不论怎么说,弑主杀弟总归是一个很不好的名声。而莽古尔泰也是早有准备:这个杂耍团是萨哈廉请来的,而萨哈廉又是代善的儿子,到时只要制造出一些萨哈廉意欲篡位的假象,这口黑锅自然就有代善替自己来背了!

而代善又是堂堂的大贝勒,也面临着和自己相似的困境,不论他事后承不承认,至少在动机上却也是说得过去了。

当莽古尔泰决定了刺杀的计划之后,他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便是刺客的人选了。而最绝妙的事情恰在于此——杨天义,恰巧就混进了杂耍团中。

只要他肯出手,自己这招移祸江东之计那便是水到渠成了!

莽古尔泰相信,以自己手上的筹码,就不愁杨天义不答应!

而杨天义此时所考虑的,竟然与莽古尔泰是一个问题!

自从听过乌力吉关于皇帝与百姓的那一番议论之后,这些天来,杨天义就一直在思考一件事情。

大明,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

收复失地,开疆拓土吗?

肯定不是!

如今的大明,连年征战之下,国力异常虚弱,国库异常空虚,整座大厦已是摇摇欲坠,又何谈大举用兵,抵抗外侵?而历史的事实也证明,大明之亡,并非由于外族入侵,而是源于国内之乱。

从亲耳听到的崇祯关于生不逢时、积弊如山的抱怨,从亲眼看到的境内天灾人祸不断,流寇四起的局面,杨天义有了一个明确的想法:大明,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一个缓冲的时间!

攘外必先安内,其实是一个必然的规律。自春秋到秦汉,再到宋之赵普,明之于谦,历朝历代,都有人提出过这样的观点,或是践行着这样的举措。只是到了近代清末和抗战时期,代表反动势力的错误宣传与执行,才让人对这一规律有了一些误读误判。

事实上,任何一个朝代的终结,外族入侵的影响,只不过是一种催化剂的加速作用,而真正决定兴衰更替的,却永远都是内部结构的腐朽与落后。

自己有许多改革弊政的方案,有许多发展国力的设想,其中一些已经付诸实施,但更多的仍是在等待时机。而这个时机,便是国内边疆和平安定的局面!

民穷必然国弱,民富方能国强。大明需要兴利除弊的改革,需要国力强盛的繁荣,而百姓们也需要休养生息的安定,需要百废待兴的发展。只有自身的实力强大起来,不管是华夏一统,还是四海归心,才有了必须的前提与实现的可能。

因此,在杨天义看来,要想实现这一切的改变,就必须为大明赢得一段足够的自我完善与发展的时间!

国内的动乱在自己的努力之下,已经基本平息了,眼下最需要解决的,那就是后金的不断扰边。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便在于一个重要的人物——皇太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