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僚急劝道:“李筠狂妄自大之人,难以理喻。王饶若是没病逝,他与赵匡胤曾有联姻婚约;咱们先拉拢王饶之后,还能争取一下李筠。现在无计可施了。”
……李筠离开后直接去前衙礼馆,那边安顿的是符延卿的长子符昭序。现在李筠还没说要反、仍奉东京诏令,所以接待符延卿的人正大光明。
李筠先见了李继勋的人之后,心下里承认一句话比较有道理:和李重进、李继勋一同起兵,是一个机遇,这样地盘才宽、兵力才多。
但这个机遇实在不是很好,这边三李是扯皮的,李筠看不到最大的好处归谁;东边大名府符彦卿离得很近,实力很大,河北还有龙捷军左厢两万人,一旦起事、龙捷军左厢可能会南调交到符彦卿手上壮大实力。
不如先坐山观虎斗,看看李继勋、李重进和东京禁军干一仗,也好估摸禁军现在是什么状况。
李筠到了驿馆,符昭序等人迎出大门,一口一个自称晚辈十分恭敬。
“昭愿从小喜读书,我大姐(皇太后)和二姐(郭绍妻子)都特别疼爱他。”符昭序三十多岁了,没有多少夸张的言辞,径直就暗示实在的东西。
李筠观之,笑道:“卫王的儿子比李继勋的儿子懂事。”
“晚辈谢李公美言。”符昭序拜道。
李筠又道:“李继勋也派人来提亲了,我觉得一个姓的,联姻怕世人笑话,已经谢绝。”
符昭序道:“李公英明。我父亲对待紧邻同僚也是满心诚挚,彰德军王节帅病故,父亲专程派人到相州帮助其子女操办丧事,又怜王节帅子女年轻,欲收为义子义女,待之如家眷。”
“卫王在远近威望很甚,大伙儿都服他。”李筠好言附和道。与刚才见李守恩的态度全然不同。
李筠起身道:“昭序随我来,来而不往非礼也,我收了卫王的礼,自然应该奉上一份。”
“那晚辈却之不恭。”符昭序跟着他出门。
李筠连侍卫都不带,径直和符昭序二人走到衙署后门。李守恩等二人听见禀报,赶紧又出来迎接,他们打量了一番李筠身边符昭序的打扮,顿时有些疑惑。在场的四个人引荐了一番。
就在这时,李筠忽然从腰间拔出剑,一剑捅了过去。“大公子!”幕僚惊呼。连符昭序也吃惊得脸色变了,刚刚才好好的寒暄说话,完全没有要动武的征兆。
“啊!”李守恩惨叫一声,捧着腹部蹲了下去。
李筠往后一抽,猛地把剑拔了出来,顿时血溅得满地都是。他立刻又一脚踢了过去,将李守恩踢翻在地,不顾他痛苦地蜷缩着身体,上去抓住帽子扯掉,一把揪住李守恩的髻,挥起剑就向其脖子上劈下。
那幕僚站在那里抖,忽然转身就跑。“来人!”李筠这才大喊了一声,外面的侍卫涌进来,便下令一个武将道,“那屋子里的人,全部就地杀了丢出城外去。”
“喏!”武将抱拳应答,随后便一挥手。
李筠已经把李守恩的脑袋割了下来,递给符昭序道:“李继勋的长子,刚才也引荐过了。这份礼怎样?”符昭序只得伸手抓住血淋淋的髻,按捺住震惊道:“多谢李公厚礼。这份礼晚辈得送到东京去替您请功才好。”
李筠谈笑自若道:“一颗脑袋能有多少功劳?我攻辽州等地杀的北汉军何止此数?”
“李公英雄气概。”符昭序忙赞道。
李筠谈论了一会儿,便叫人送符昭序回礼馆。他犹自回衙署大堂,正见到李守节,便沉声交代道:“入夜后,把北汉使臣送走。”
守节不解:“刚刚听说父亲杀了李守恩,杀了便杀了,不如把北汉人一并剁了!”
李筠笑道:“你太年轻,尚需历练。今后会懂的,现在照为父的话做便是。”
“儿遵父亲之命。”李守节只得拜道。
……符昭序得到脑袋,虽然天气冷了,还是赶紧把脑子血肉清理一番,拿盐来腌好。他一面派快马回大名府送信禀报,一面告辞了李筠府,携着脑袋径直往东南方去,绕道翻越太行山、从河北渡黄河,然后才去东京。因为西南方黄河北岸的河阳三镇在李继勋手里。
潞州离东京并不远,只要有合适的黄河渡口,快马三天就能到。(所以潞州的地形才十分有利和重要,就好像在周朝头上的一把剑,过太行、渡黄河便可一马平川攻击东京。但此地不仅能威胁东京,也是抵挡北汉军南侵的重镇,没有潞州昭义军,北汉军骑兵便可长驱南下,周朝连预警和缓冲的余地都没有。)R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