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哀怨,而哀怨的百姓只有将希望寄托在官员圣上,自古以来,官员当为民做主,这也是百姓为何会在危难的时候把希望寄托在官员身是的原因。
但实际情况呢,官员也是人,他们往往也有自己的七情六欲,他们也自私,古往今来,真正一心扑到百姓的事业当中的有几个?
就柳味所知,还真没几个,就算历史那些有名的忠臣,也不一定真的做到了这点。
看着这些百姓饥饿的样子,柳味很心痛,他自认也做不到把一切都奉献给百姓,但他有恻隐之心,他懂的何为大义。
所以这个时候,他命人去敲商州府衙的大门。
门开了,已经得知钦差到来的衙役连忙将柳味他们给请了进去,而后连忙又把门给关上了。
府衙的地势还是很高的,积水虽有,但并没有达到需要竹筏才能行走的地步,众人移步客厅的时候,商州知府王凝已经在等着了。
王凝四十来岁,身材偏瘦,此时有些紧张,看到柳味后立马就行礼,柳味却并未多言,很是直接的问道:“王大人,城中百姓有许多已经久不进食,你可知道?”
王凝战战兢兢,道:“知……知道。”
“既然知道,为何不想办法给他们筹集粮食,难不成你想看着他们饿死不成,你这知府大人是怎么当的?”
王凝额头直冒冷汗,道:“大……大人,下官这府衙有一些存粮,只是没有朝廷命令,下官这不敢赈灾啊。”
只与王凝说了几句话,柳味就知道这个王凝是个没主见没魄力的人,朝廷命令的确重要,可百姓就不重要,他若真的开仓放粮,就算皇上知道了也怪罪不了他。
冷哼一声后,柳味随即问道:“粮仓有粮食多少,全部发放给百姓。”
“回……回柳大人,有五百石。”
听到这个数,柳味眉头顿时就凝了起来:“怎么只这么点?”
“大人,这不还没到丰收的时候吗?我们大宋的规矩您应该清楚,每次收完税粮后,都是要上缴朝廷的,府衙不准多留备用。”
听到王凝这话,柳味才突然反应过来,大宋朝廷的规矩的确是这样的,而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只是为了加强皇权统治,避免地方官员通过粮食来收买军心,所以大宋的税收都是直接交给朝廷的。
这的确能够避免地方官员壮大势力,但也会造成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某个地方真的遇到了像现在这样困难的时候,府衙一时之间是根本没有能力进行自救的。
柳味在来的时候朝廷已经下令准备粮食了,只不过粮食不能冒雨运,而且沿途多泥泞,等朝廷的粮食来至少也得七八天的时间,而他柳味所需要做的是在这七八天时间内,尽量不让商州的百姓挨饿,甚至不能让商州的百姓饿死一个人。
饿死了一个人,就是他柳味的责任。
但商州城的难民何其多,五百石粮食是不少,可分下来也就只够整个商州百姓吃上一天的。
微微凝眉之后,柳味望着王凝问道:“在这商州,除了府衙有存粮外,还有什么地方有存粮,而且特别多的?”
“有,当然有,商州大户家里都有粮仓,而很多商人还有粮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