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子寄走半个月,刘宏伟突然接到一封印有《解放军报》理论部的来信。拆开一看是那篇稿子的小样。随信有一张便笺,上面是一个叫马厚寅的编辑写的几句话。“你的文章已被采用,拟在下月理论版刊用。随信寄去小样,看是否有不同意见。”稿子标题既内容几乎没动。
刘宏伟笑道:“我还敢提意见,能给我发出来,已经阿弥陀佛了。”
稿子按时刊登出来,在团里引起很大轰动。刘宏伟没有想到,一篇豆腐块大小的稿件,领导为何那么重视。后来,他当了新闻干事,为了一名师职政工首长的一篇理论稿件,师里七八个笔杆子加班熬夜,数次修改成篇的文章,拿到报社居然不能用,还是理论部的编辑亲自操刀,修改几次才刊登出来,还不比自己这块文章大。部队的政工干部知道,《解放军报》理论部的稿子,一般人是上不去的,二般人也要费神思的,军区大单位的领导也是要反复思量才行的。后来这些门槛都被砍掉了,听说卖了不少钱。
万主任首先看到了报纸上的稿件,因为上面部队的番号很刺眼:“51047部队。”他拿着报纸,去了报道组,找到张干事。
万主任说话有点儿快,像个大妈发唠叨:“看看,老说没有人懂新闻,文字工作上不去。人家一个战士的自然来稿能上军报,你们怎么不知道?”
部队很重视对外宣传工作,每个师团都有报道组。至少有一明干部战士负责部队的新闻宣传。每年,部队有大量的新闻稿件刊登在中央和地方的报刊杂志上,也培养了一大批政工领导,宣传人才。可惜,这两年团里的人才断档,特别是搞文字的新闻人才奇缺。报道组两名干部,都是搞摄影的行家里手,照片经常刊登在《解放军报》报眼儿和一版裤腰带以上的重要位置,文字稿却鲜难见报。
主任还没离开,团长段俊平拿着报纸来了。团长是团报道组长,尽管这是个荣誉头衔,段俊平非常重视,知道团里缺少文字报道人才,亲自来找万主任来了。
“我说老万,这个兵以前也写过一篇稿子,刊登在《战友报》上,我让你们调过来,怎么还没有落实?
万主任道:“正在和张干事布置,明天就调过来。不过,我们政治处几个兵的编制已经满了,电影组,录像组,报道组没法落实编制。”
段团长说:“我是报道组长,兵的问题还不好说。”
有团长这一句话,关于兵员调动落实编制一切难题迎刃而解。
张干事来到炮一连,刘宏伟正在一班写小说。只从那篇稿子见报,刘宏伟已经雄心勃勃,立志要写出一百万字的长篇小说。
“要超过曹雪芹,压住施耐庵,成为当代一个新的文豪。要写出《人生》一样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这是刘宏伟给自己写的座右铭。
班里几个兵讥笑他:“班长,那两篇稿子加起来不到两千字,你这一百万字,你驴年马月能写够啊?”
刘宏伟道:“我准备一年写十二万,用八年抗战精神写出一百万。谁有耐心,等着我的作品出来,一人送你们一本。”
张干事走进李来,后面跟着申国庆。申国庆已经从三排长提升为连队副指导员。连长指导员不在连部,只有他陪着张干事来了。
“刘宏伟,跟我走。”张干事好像在开玩笑。张干事是四川丹棱人。个不高,圆胖脸,人长的很四川。
“跟你去哪里?”刘宏伟犯楞。
“去政治处报道组报到。团长和主任让我过来带你。”
申国庆说:“宏伟收拾一下,今天去团里报到。”
刘宏伟犯了二:“没有说明白,我不去。我是调过去,还是临时借用。要是调过去,我去。要是临时借用,对不起,不去。”
申国庆笑道:“也是。我们连队准备让刘宏伟当文书那,要是调过去,连队就不安排他其他工作了。”
张干事道:“团长和主任已经拍板了,还能是临时借用吗?今天人过去,算是借调。明天办手续,就是调动,行吧?”
刘宏伟把自己的被子洗漱用品装好,一班的粱国标、麻春喜几个人帮着送到政治处。回连队库房拿战备包的时候,韩振山从服务社回来了。看到李宏伟拿包,很惊讶,问:“刘宏伟,你干啥,咋不和我这个班长打声招呼?”
刘宏伟笑道:“韩班长,从十分钟前开始,你已经不是我的班长了,我没有必要和你啰嗦了。”
“你啥意思,是不是没当上班长对我有看法,你不要发牢骚,有情绪,有也没有用。我的班长是团首长任命的,不是你给我的,有情绪有看法,你去找团领导去,找连长指导员发泄去。”
刘宏伟嘴角咧了一下:“振山,别耍班长的威风,别摆领导的谱,有时间到报道组喝茶去。”说完,刘宏伟扛起包走了,留下傻呆呆韩振山,站在连部前的三棵杨树下,直愣愣的看着刘宏伟健步飞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