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吹响自立的号角 52
2015-05-16 作者: 吃素的熊
第137章 吹响自立的号角 52
由于制作这道白切鸡的工艺很烦琐,老刘他当然不可能为了做这么一只鸡,还特意在家里准备一大堆同样的材料。
从店里拿一只鸡回家吃,那也是情有可原的啦。
无论是店里卖的,还是自家吃的,反正都是他做的菜肴。
拿来卖给顾客吃的菜肴,却不敢给自己家人吃?那叫什么厨师?那叫骗子吧。
烩杂菇的加工方式,就没多少好说的了。老刘挑选了几种儿子最喜欢的菇类,然后用油盐水烩熟,上桌前再勾个芡即可。
老刘今天做的菜芯炒牛肉,纯粹就是海州的一道家常菜,这是刘佳小时候最喜欢吃的。这道菜肴的加工方法也没多少好说,不过这菜芯和牛肉却都是新鲜的,是刘佳的老妈胡芸胡芸中午特意就给买好了。
胡芸她本来提出,说要由自己来给儿子炒这道菜。事到临头却被老刘制止了,理由很简单“你今天也累了,歇着去吧。”
桌上除了四道热菜,还用大海碗装了一碗半汤半菜的菜肴。
这一大碗上汤菠菜更是简单。里面用的所谓“上汤”,其实只是用几种人工合成的调料,然后按照特定的混合调制而成。
老刘这“名厨”的头衔也算是实至名归啦。明明是混合出来的化工调料,但吃进嘴的口感,却与天然的上汤没有区别。
现实与某些自以为是的“美食家”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其实天然上汤里能够带来“美味”的化学成份,其实与人工合成调料的化学成份都是一样的。
人的舌头是无法区分化学成份的合成方式,顶多只能区分化学成份在食品中的分量。
在食物中添加人工合成调味料的技巧,其实关键在于掌握好“比例”。混入水中的人工合成调料比例,如果与天然上汤一样,那谁又能吃得出其中的区别呢?
某些所谓的“美食家”盲目吹捧所谓“纯天然食品”,却无视其中的科学理论。甚至还有所谓的“美食家”在大放噘词,说什么“人工合成就是没有纯天然味道好”。
有些人大概都忘记了吧?传统的食材烹调过程,难道就不是靠人工完成的吗?!用传统烹调方法去加工纯天然食材的过程,根本就是一种初级的“人工合成”好不好!
制作这道上汤菠菜唯一需要注意的地方,其实却是这道汤菜的火候。
菠菜如果被烫得过熟,那口感可就好象在吃草啦。老刘他烹调这道菜的方法,是当烧热的水中出现小气泡就放入菠菜,然后炉头开大火将水烧开。水一沸腾就马上关火,再取出菠菜即可。
由于今天不是节假日,白天还要上班的人,少说也得下午五点钟才会开始下班。
事实证明一家人这顿饭的时间,其实还能再多预留一点。“刘记”饭店今天到了晚上六点半左右,客人才渐渐多了起来。
一家三口人已经很久没团聚在一起,然后正正经经地吃上一顿正经饭菜啦。这顿饭边吃边说笑,气氛自然是极为温馨了。
这今天这顿晚饭上,“食不言”之类的餐桌礼节早就被无视掉了。
晚饭以后,刘佳把老爸老妈都送出家门去了。他们在店里要忙的事情还多得是,家里的脏碗筷,自然就由他这个当儿子的给包下来了。
他一边洗碗,一边在想着今天参加的这场比赛。
虽然现在他的意识里,那种想炫耀自己赛果的想法并没有减退。但这却不等于,他就会全盘接受这个比赛所代表的价值观。
刘佳他一向不喜欢糟蹋粮食。所以他每次下厨的时候,基本都是把分量大至给算好,几乎不会有吃剩的。
在他看来,如果不是因为肚子饿了而进食,那已经是在浪费粮食了。而这种想法,却并不是因为他在饭店长大才会形成的。
虽说现在的生活消费水平是比较高,粮食的产量相比过去,也是一年比一年在增长。可就在几十年以前,王土国各地的生活条件,还是明显的参差不齐啊。
只不过海东省的生活条件一直都较好,所以本地人大多没尝过苦日子而已。
关于这个话题,倒是可以说说现在海州的一些新居民,既所谓的“新海州人”。
“新海州人”这个词,是专门用来称呼那些刚移居海州,在本地扎根还不久的人。
“新海州人”这个词是怎么出现的?当然是大量的外来流动人口涌入海州谋生,然后才会出现这种专用的称呼啊。
刘佳他在学校向来不算是个优秀的学生,因为他不喜欢学习书本上教授的知识,但他对于那些自己觉得有兴趣的知识,还是会主动去钻研。
象这类由历史导致的社会现状,他本来是一点也不熟悉啦。
但在他的身边,却有一个对这类问题很有兴趣的女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