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巧合(二)
2015-09-15 作者: 飞永
第111章 巧合(二)
他用袖子抹了一把泪水,接着悲戚地道:”你知道吗?马伟正的父亲只有他这么个独生儿子,现在没了,家庭负担之重,可想而知,王师长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当即就动员部队所有领导干部慷慨解囊,东拼西凑了三千多块钱作为额外的补偿费,可他父亲却极度倔强,死活都不肯收,王师长和我都快把嘴皮子磨破了,就差点儿没给他父亲磕头下跪了,可他父亲一再向我们表明态度,说他当初不惜忍痛卖掉家里的耕牛,花钱找关系弄了一张假高中文凭,才为马伟正争取来了一个当兵的名额。”
杨志新的眼眶不住地溢出热泪,他伸手抹了抹泪,接着道:”他坦诚地告诉我们,他之所以要千方百计地送马伟正当兵,并不是纯粹只图奔前程,根本原因是他希望马伟正能像他当年一样铁血尚武,保家卫国,他说马伟正为国家和人民大众流血牺牲是无上光荣的,他身为烈士的父亲,无怨无悔。”
杨志新滔滔不绝地讲完后,又低下头去,黯然垂泪。
邓建国既感怀马伟正父亲的襟怀坦白,开诚布公,又很茫然,暗忖:当今中国农村尤其是偏远而贫穷落后的山村,农家孩子若想摆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枯燥乏味生活,到外面的世界里去闯出一片新天地,除了上学就是当兵,脚下别无其它出路,而学业无成的话,当兵就成为农村孩子实现鲤鱼跳龙门的唯一跳板,因此才会引得无数农村青年对当兵这条门路趋之若鹜,只是很可惜,每年全国各地征兵的名额寥寥无几,而很多贫苦人家又迫切盼望着把孩子送到部队去扛枪吃军粮,面对这种僧多粥少的恶劣景况,他们不得不付出沉重的代价,给孩子换取一个穿军装的机会,使孩子迈出奔前程的第一步。然而马伟正的父亲送孩子当兵的动机却与常人大相径庭,谋求出路反倒退居其次,希望马伟正能像他当年一样铁血尚武,保家卫国才是最重要的目的。难道马伟正父亲是个老战士,并且曾经为国流血征战?
邓建国正自凝神沉思之际,忽地听得杨志新凝重地道:”后来,我们才打听到,马伟正的父亲也曾是个战士,参加过六十年代中印边界的自卫战争,并且立有战功。”
邓建国精神陡振,当下对素昧平生的马伟正父亲心生敬意,感慨地道:”父子两代军人为国沥血涂志,蹈死不顾,称得上是长城之砖,忠诚之心可昭日月。”
邓建国心潮起伏,感慨万千,忖道:战争来了又去,士兵则永远忠诚。只可惜,当今世风日下,贪婪势利,蝇营狗苟,趋炎赴势,投机钻营的恶劣行径已是蔚然成风,像马伟正这样赤心报国,深明大义的战士和家庭又有多少呢?
邓建国不禁大为忧虑,军队自古以来都是国家和民族的钢铁长城,而士兵则是长城之砖。现下,世界上有很多反华仇华势力在对中国虎视眈眈,蠢蠢欲动,国家和人民时刻都面临着列强的威胁和生死存亡的挑战,民族尊严随时都有再度惨遭异族蛮夷践踏和****的可能性。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和繁荣昌盛,为了人民的安全和幸福生活,每个华夏儿女都务必要居安思危,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建设一支强大的军队已是迫在眉睫。
然而,当今的中国社会,不少人在强烈物欲地鼓动下,要么利令智昏,结党营私,要么苟且偷安,乐以忘忧。
有太多太多的农村兵一心只为提干而煞费苦心,绞尽脑计,在权贵面前摧眉折腰,俯首帖耳,甚至不惜见利忘义,沾名钓誉,根本目的不过是扔掉锄头,混口公粮而已,刨根究底不外乎一个穷字。
也有太多太多的城镇兵更把从军当成了捞取政治资本,曲线就业的便利渠道,挖空心思,不择手段,权贵之间暗送秋波,勾肩搭背,如此仰人鼻息,卑躬屈膝,欺世盗名,归根结底不过是利欲熏心,权迷心窍。
什么”当兵不提干等于白干”,”好铁不打针,好男不当兵。”之类的丧气话说得振振有词,好不令邓建国等热血男儿心寒齿冷。
军队作为钢铁长城,竟然被人们视为达成个人私利的跳板和场所,这是一种极其危险的信号,这是一个悠久民族和泱泱大国的奇耻大辱。
这里面既有历史的深层原因,也有现实政治经济体制的问题,更有千百年来老百姓偏于苟且偷安,厌弃武力的劣根性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