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日本关东军参谋大佐石本飞抵太原,会晤阎锡山。
或许因拉拢阎锡山没见到太大效果,日方也开始对绥远展开行动。8月29日,高桥坦、羽山抵达归绥,见过傅作义后,又于30日赶到了包头。除了拜会当地军政长官外,高桥坦、羽山两人更关注绥远境内的地理人情。
日本人对华北的野心就这样一步步的暴露出来,在侵华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同是在8月下旬,赵振中却开始关注起西北周边以及整个北方的灾情来。
从近几十年的灾害情况来看,31年全国范围的水灾是最大水灾,34年的旱灾则是最大的旱灾,而35年的灾害则是把31年、34年这两个最大的水旱灾害给结合到一块了。由于水、旱灾害双管齐下,竟把这过去的记录都打破了
在这一年里,河南、河北、陕西、山西、绥远、察哈尔、山东及苏北、皖北等广大地区,从开春到入夏,亢旱异常,兼有风、雹、虫、疫等灾害;湖北、四川、浙江等省部分地区也出现有旱情。入夏后,这些遭受过旱灾的地区却又洪水泛滥,转旱为涝。
此外,广东、福建、贵州、宁夏等也水患不浅,而遭受水灾最严重的则要以长江、黄河中下游的鄂、湘、赣、皖和鲁、豫、冀、苏等8省。据灾害过后的不完全统计,前述8省受灾县数达241个,被灾面积为139100平方公里,灾民人数达2198万多,直接财产损失保守估计在7760万元以上。
实际上,在入夏之前、水灾尚未生的时候,各地遭受旱灾的灾民就已经生活艰难。在5月16日,有记者报道,上海筹募各省旱灾义赈会接到各省寄来灾民充饥之食品达52种。而这所谓的52种“食品”当中,除了包括谷糠、树皮、树叶、树根、草根、青草之外,还包括观音土、风化石、仙泥等吃下足以致人腹涨至死的东西
众多省份灾情触目惊心,人民军控制区域由于水利设施完善,除了甘肃洮水沿岸一带遭受过冰雹、黑霜、大风等灾害,有20万人口受灾外,其他也就是陕北春旱严重些,夏粮减产不少。不过,这个减产却是相对于人民军控制的其他区域而言的,若是同陕北以往年份比较,产量上却又超过许多。
在原本历史上,甘肃在35年所遭受的灾害可要重太多了。据有关记载,35年7月1日,兰州一带的降水竟达9尺多,破了几十年的记录而宁夏更是因黄河在入秋后泛滥,导致金积、炅武、宁夏、宁朔、平罗等县渠坝冲决,数十万亩良田均遭淹漫,10多万灾民无家可归,无衣食可用。
而现在,尽管黄河水势浩大,降水奇大,可在完善的水利工程、充分的抗灾准备面前,甘、宁两省有惊无险甚至还在大灾之年夺了个不错的丰收
大灾之年竟能获得丰收,这已让西北民众开怀不已,愈感念人民军和政府的好来。再对比从广播里听到的外省灾害程度和灾民的凄惨生活,西北区域内民众的凝聚力、向心力进一步增强,建设热情也更为高涨起来。
对于田云逸等人统计上报的关于西北农业生产和受灾情况,赵振中看过后虽然心中高兴,却并未感到有多少轻松。全国有21个省区、近2200万人口受灾,光冀、鲁、豫、陕四省灾民就超过1050万。这么庞大的灾民数量,即便朱庆澜与华美公司配合,南京当局也一路绿灯,可受限于运力,今年最多也只能向西北转移400万左右的人口。
在这个年代,赵振中可以通过华美公司不计成本的从国外引进内燃机车和燃油,以加大物资、人员运输速度。但现在国内铁路系统整体落后,除了以华美中国分公司拥有的少量载重40吨的承重车厢外,国内绝大多数列车车厢都是双轴结构,载重量只有20多吨。尽管华美公司可再增加大承重量的车厢数量,可国内铁路的铁轨、路基却因当初的设计标准不见得能承受全天候的重载列车通行。
以津浦线上济南附近的洛口铁桥为例,这座1912年11月16日竣工的大桥,经过电气化改造后该桥到21世纪仍在利用,但全日通行列车也不过28对。而在1935年的时候,整个铁路系统信号指挥、调度,特别是夜间行车调度都很落后的情况,能日通过列车10对就已经不错了。这还是运输比较繁忙的津浦线,相对偏僻的平绥线运输能力就更差一些。
在33年夏,赵振中从国外引进多辆内燃机车后,曾想从天津到保德每昼夜能对开5趟直达列车,但当时的北宁铁路局却不同意。这其中除了和北宁铁路局局长殷同之间有过节的因素外,也因为当时平绥线日通行列车不过10对左右,当局不可能把一半的车辆调度放给华美。最终,也争取了夜间对开3列的许可。而劳之常也曾私下告诉赵振中,由于设计标准问题,平绥线能日通过3对重载货车就不错了,再多肯定会加快路基沉降。
当然,也正是因为这种种原因,赵振中才在西北建设铁路的开始,就要求加固路基并铺设重轨,为今后开通由载重40吨、60吨车厢编组的列车做准备。
而就眼下来说,利用平津、平绥两条铁路,按照每日华美可通行3趟重载列车,每趟列车40节计算,每日物资运送量不过4800吨。考虑到车辆检修、天气等原因,每月物资运送量能达到14万吨就是极限了。若按每吨粮食可供10人半年基本生活来算,一个月的运输量可供140万人半年所需。这对北方的灾民数量来说,只能算杯水车薪。若再考虑到灾民运输占用车辆,有关数量还会下降。
不过,好在只要灾民到了西北邻近地区,事情就好办多了,至少西北现在是不缺粮的。
在今年夏粮收获后,西北这几年积存的粮食除了保证区域内民众生活需要外,再额外负担千万人口一年生活需要也不成问题。况且,秋粮也应该有个不错的收成。
可西北这边有了粮食却不能向外送。华美公司头上顶着美国公司的帽子,南京当局和各省要员心有顾忌不会乱来。但若是人民军外运到各省的粮食,几乎可以肯定将被各方以“敌资”的名义截留。而截留下的粮食基本上不会进灾民口中,反而会落入要员们的私囊。况且,那也不利于向西北转移灾民。
赵振中深知,党国要员们的贪婪是没有底限的。这从美国白银法案实施以来南京当局的作为,特别是孔祥熙所拟订的政策,及其勾连要员通过中央银行大量出口银元获利的行径中就可看出。
中国的银元虽然成色不一,但面值一元的银元基本上含银量在22克上下,用美制换算的话,则大约为0.7555盎司。在34年10月中旬时,一元的大洋所含白银,其国际价格比国内价格高25以上;到35年春天,一元大洋的国际银价已超过国内银价50以上。此时,向国外出口一千大洋就可获利300到400元。
有这么大的利益驱动,白银走私自然成风。为了阻止白银外流,财政部长孔祥熙先是禁止白银出口,后见禁令并无多少人理会,便又于34年10月15日明令对白银出口征收10的关税。
在征税阻止白银外流的同时,孔祥熙却给经营外汇和金银交易的中央银行以白银出口免税的政策,使中央银行能够独家向海外出售大量中国白银,获取高额利润。若这种方式是公事公办,那也算是对中央银行充实资本或弥补国家财政的有效措施,但实际上,孔祥熙却国器私用,将这免税政策变成了自家和一些党国要员们大横财的机会。
通过设立在上海租界中的华美分行和在美国的唐明等人,南京当局在白银外流上的举动赵振中虽然不能一清二楚,但通过有关情况却也大致猜个差不多。
种种限制之下,既不想肥了那些蛀虫,还希望能救助、转移更多灾民到西北,赵振中只能另想办法。
和田云逸、周安舒等人商量过后,赵振中还真找到了几种办法:
一是通过朱庆澜领导的慈善会和华美公司有关人员到灾区招收灾民时,在正式招收的老弱妇孺和一定青壮之外,让更多的灾民知道“到了西北有活路”,鼓动青壮自行去往西北。当然,这个法子适合距离西北近的晋、陕、绥等省。
二是让沂蒙根据地想法收留一些临近区县的灾民,减少山东灾民到西北的数量。山东今年因黄河、运河同时泛滥,灾民数量超过了350万。这么多的灾民全部转移到西北肯定是不现实的,只能从中挑选一部分。
三是朱庆澜等人招收并转移到西北的灾民应以河北、河南,以及鲁西北等地灾民为主。
这样一来,老弱妇孺和适量青壮由朱庆澜招收后转移到西北,而晋、绥、陕甚至冀、豫等省的青壮则可自行西去,加上周明远在沂蒙再招收部分灾民,应该可以救助、收留更多的灾民。
当赵振中把有关方案电告在沂蒙主持工作的周明远等人时,周明远经过仔细考虑后却又向赵振中提出了第四种方式。通过周明远所提的这种方式,不但可以救助更多的灾民,而且还和护卫军在山东未来的战略安排有机结合起来,并在赵振中此前所提的战略框架上做了进一步挥。
接到周明远的回电后,对于其中救助灾民的事项,赵振中自然赞同,便通过华美公司系统予以开展。而对于护卫军未来在山东的展战略,因将来要由谷海川等人具体落实,赵振中便把在军政大学学习的谷海川、姜一山、张公远几人分别找了过来,仔细研究沂蒙和山东几个不同方面的问题。最终,一个以周明远建议为基础,经过几人补充完善的护卫军未来展方略呈现在赵振中眼前。。.。
更多到,地址